教会大学还积极地争取国外教育机构的资助。如密苏里大学为燕京大学新闻系提供赞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齐鲁大学等。
以下资料摘自《教会统计数据年鉴》(二OO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修订本),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野,综合归纳并补充了教会成员;牧灵机构;以及教会在医疗、社会援助和教育领域的福传活动情况及发展变化。
12世纪之前,欧洲教育主要以教会学校方式存在。它的目的在于对教士进行培训,学习读写古罗马的经典作品。从字源上看。
1958年7月4日,教宗庇护十二世任命他为克拉科夫辅理主教,领衔翁比圣堂,晋牧礼于1958年9月28日在克拉科夫的瓦维尔主教座堂举行。主持祝圣礼的是欧根纽什·巴济亚克总主教。
本堂神父也是堂区财产的管理人和法律上的代表,他的任命没有限期,因为人灵的益处需要稳定性,这要求本堂神父熟悉和亲近自己的团体。
这些学生来自在教宗方济各推动下所创立的教育机构相遇学校(ScholasOccurrentes)。教宗和学生们谈到对环境的呵护、世界领袖、青年教育和古巴解禁等议题。
“教育之本在于寻获真理,王云发教授的文章旨在对宗教与迷信进行澄清,相信对港生消除误解,开拓视野会有所帮助。我们很高兴通过这种方式与香港青少年在文化领域交流。”
我们选择以香港为基地,去协助道明会在各地的传教工作,历史证明这决定是对的,会省在港的教育和牧养工作也同获丰硕成果。他肯定了玫瑰岗学校的发展,以及会院在香港培育修生的工作。
我看到巴基斯坦教会不仅积极投身于自己的宗教生活,即从内在深化自身的信仰、牧灵工作,以及在社会与教育领域的服务工作,还通过主教、主教团和司铎与该国各界人士建立日常联系,尤其是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组织。
祈祷也是一样,它是有效教育和平的决定性因素,面对今日许多青年受到仇恨和报复的教育,准备制造未来的暴力,和平教育显得空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