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犹太人社团的精神领导人:经师史纳尔是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屠杀犹太人行动下的侥幸生还者,他于1947年移居美国,从1962年起领导这个1890年成立的犹太人社团。
礼仪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展开,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场景,并在弥撒之前宣读了圣史马尔谷的有关记述。教宗用圣水降福且洒在会众手中紧握的橄榄枝上,那是这个主日的标记。
教会学校提供吃住,免收学费,这给莫神父一个很好的启蒙教育环境,更给他的信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加拿大籍的樊神父,给他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在他11岁的时候,在樊神父的推举下,他报名参加了宁波教区小修院的招生
在生前,他和安妮同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曾订下协议:他们中一人死后,另一人进修院度修道生活。 1987年,安妮召集自己的5个儿子和5个女儿共进晚餐,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两年之后去进修道院。
佛教由“宣政院”管理。道教由“集贤院”管理;由于佛道两教的信徒比较,所以这两个部门组织较庞大,事务繁忙。属“院”级单位。
这样,他就带着心灵的痛苦来到了修院。没有父母祝福的圣召,注定是艰辛的,但是王俊却把这份痛苦奉献给了圣母。
10月2-3日,原绥远教区小修道院曾经的修道人,再次相聚在他们60多年前曾经修道的小修道院旧址——包头教区二十四顷地天主堂,追忆已逝去的青春年华,感恩修院的精心培育,感谢天主保守了信德
圣奥多内是法国克吕尼隐修院的院长,他曾大力倡导默观的神修,藉以推动隐修生活的改革。这位圣人外在给人的印象是极为严肃简朴,内在则非常良善。他的生活态度作风与当时社会风气成强烈的对比,是个混浊时代的明灯。
19日上午11时30分,陕西神哲学院在大雨瓢泼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周至教区孝母堂区主任司铎张爱军神父和卢家堂区李泽一神父率领的仁爱团的兄弟姊妹们,他们一行50人十辆自驾车,驱车百余公里,为大修院正在学习的修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12所大修院的建立,教区级的备修院也开办了不少,因为随从圣召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