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比喻的重点不是去讨论这位发现地下宝藏的人是否有权占有这个宝藏。比喻主要强调这人高兴地变卖他的一切,为获得这个宝藏。比喻的教训很明显,就是进入天国值得付上任何代价。
但是,就我们的年轻人来说,我发现年轻人寻求真理的热忱正一点一滴地流失,他们依赖世界的速度,自愿被速度拖着走。我记得教宗曾对青年高声疾呼说:「不重视挑战就无法生活。
一进院,发现堂院非常干净。两扇铁门白漆刷过,院里有三棵柏树,一棵杏树,杏树枝叶茂盛,黄杏如星星般缀满。教堂虽然不大,也不华丽,但给人的印象神圣庄严。
所有领受洗礼的人都蒙召不断地重新接纳天主在我们当中的临在,帮助他人发现祂的临在,或在人们忘记时,帮助他们重新发现这临在。
他们对自己的惊人发现而思潮泉涌,一位向主祈祷的垂死妇人,其脑波放射的能量,大过向全世界广播的无线电台输出能量的50倍以上。得过诺贝尔奖的医学博士卡欧尔曾说过一句话:祈祷是产生能量最强的一种形式。
结果发现一摞摞‘寄存’在本堂神父的汽车后备箱里,唉!我是在神父床底下发现很多未曾分发下去的报纸。另一位教友脱口而出。
随之而来的是地震折射出的形形色色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这不由得不让人反思。现象一,日本地震了,中国国民的态度让人忧心。
细心的教友会发现,平时在读福音前惯唱的阿肋路亚被其他欢呼词所替代,而将临期依然咏唱阿肋路亚。因而,福音前欢呼成了很多教友辨识四旬期的记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她一离开,我才发现,包开了,相机没了……我的心被刺痛,就在那么拥挤的公交车上,我还把有拉环的位置好心让给了她,然而我这一点点的爱却未能打消她盗窃的念头。
教宗在圣塞波尔克罗主教座堂带领朝拜圣体祈祷,这座主教座堂是卡洛林王朝时期的建筑杰作;教宗并在中世纪完工的扥尔贝尔塔广场接见市民,祝愿他们:这千年纪念可供反省与重新发现基督信仰根基,使福音价值继续在社会中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