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刘神父刚调到我们教堂时,真是一片荒凉,院子里杂草丛生,连条平整的路都没有,一遇到下雨天,行走都困难。刘神父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蹲下身子一点点拔掉院子里的草,并着手修路。
(路1:38)或者是若瑟从梦中醒来,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嘱咐的办了。(玛1:24)抑或是耶稣在最后一刻向天父祈祷说父啊!你如果愿意,请给我免去这杯吧!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你的意愿成就吧!
《福音》一开始便记述耶稣的见证,指出众税吏及罪人们都来接近耶稣,经师和法利塞人却窃窃私议,指控耶稣同这些罪人吃饭(参阅:路十五1-10)。
(路十一1)教宗表示,耶稣是一个祈祷的人,尽管祂的使命紧迫,又要面对众人的许多请求,祂感到需要离开人群,独自祈祷。耶稣不做祂的拥护者的人质,懂得拉开距离,不过于依恋人群。
一如耶稣其中一位门徒那样,我们也可以恳求主耶稣教导我们如何祈祷(参:路十一1)。耶稣首先教导我们的正是《天主经》,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称呼天主为天父。
救主耶稣曾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来召叫罪人悔改”(路5:32)。因为“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路5:31)。
体验关怀、不自我关闭,而是向世界开放,向世界的需要开放;成年人也要找到他们成年人的角色:不能只做青年的旅伴或朋友,也要做成人,即向新一代人传递自己信仰旅程的人,在这旅程中青年人能够询问自己哪条是他们要走的路,
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如果我们想充分理解这祈祷的意义,并让它成为我们自己的祈祷,我们就应更进一步地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宽恕?当实践宽恕时,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对吗?”她问。智者说:“是的,路途很艰难,并且在到达终点之前,你就会老去。但是当你到达终点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年轻的母亲很乐观,她相信在漫长的路途当中并不会每件事都很糟糕。
我们还可以效法白冷的牧人,他们一听到天使的宣报,便赶紧动身前往山洞,在那里找到玛利亚、若瑟和躺在马槽中的婴儿(参见路2,16)。让我们也在山洞前停下来,默观这一幕,反省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