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们面带愁容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耶稣的两位门徒背对着耶路撒冷,落寞的身影映射在前往厄玛乌的路上,他们面带愁容(路24:17)。
与《创世纪》所述“人是由尘土所造”的观念相呼应(创2:7),也与新约中圣保禄称我们现世身体为“帐棚”(格后5:1)互为呼应。灵修意义:这是人灵修挣扎的写照:受物质影响、烦恼所困,使人难以专注天主。
在历史中,天主对祂子民的亲近,被我们自私、试图控制恩宠、将其变为商品的态度所背叛。
以下是美国《NationalCatholicReporter》的记者若苏厄.麦克尔威(JoshuaMcElwee)在周年纪念前夕对他的访问。
因此,我们接纳了天主所赐的每个子女。我们也决定离开罗马,前往传教之地荷兰。生活虽然不易,但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看到天主处处帮助我们。
他引用当天礼仪读经所记述的祸根悲剧,勉励信徒要警惕划一思想,警惕世俗精神,不要拍卖自己的基督徒身份。
让大家重新认识基督徒的双重生命,必须供应双重需要,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出的一切言语(玛4:4),她效法圣保禄宗徒要求格林多人一样要求大家用双重目光放眼世界,我们并不注目那看得见的,而只注目那看不见的
关於当天上午默想的主题犹达斯和血田(玛廿七1-10),米凯利尼神父说明:犹达斯的自杀结局虽是一个人所不齿的悲剧,但《福音》并未加以隐瞒。
领:主,祢是“厄玛奴耳”,甘愿与卑微的人为伴,同居共处。众:主基督,请快来,给孤苦的人们带来所需要的慰藉。领:主,祢是和平的君王,是使万民合一与团结的角石。
可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准备好迎接耶稣——厄玛奴尔,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他诞生在白冷的贫穷处境中,他愿意做每一个人旅途的同伴。在这个世界上,从他将自己的帐篷搭在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再没有外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