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新冠疫情后团结起来建设一个新世界
2020-07-05

在结束访谈前,尤努斯博士强调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他说:“新冠病毒改变了一切,造成了我们彼此不能实际接触的情形,我们被迫封闭在家中,保持社交距离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圣诞节后话圣诞
2007-01-11

(玛6:25-26,28-33)当一个社会从单纯的关注肉体生活上升到关注灵魂生活的时候,我认为这个民族的道德水平、精神生活及国民素质才会得到整体的升华!

领受圣洗的意义
2007-01-30

我们受了洗,和基督相结合的人,当服膺圣神的领导,事事以孝爱圣父为心;使自我心灵的本质成为与基督相合的生命,并以之体验万物的美善,和万物颂扬上主;发挥爱德,因着基督而服务人群,使自我之精神生活达到超越的境界

一个基督徒的读经日记
2007-04-11

然而,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极度空虚,因而不免产生一些焦虑的心情,现就我遇到的一件事做一分析:一次在和一个网友聊天时,他思想敏锐,每每谈到生活时,总是唉声叹气,充满一种焦虑的心情,问其原因

一个15岁死于白血病的孩子为教宗和教会奉献生命
2007-10-24

卡洛虽然度这么强烈的精神生活,他在15年的生命中活的充实,喜悦,给认识他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精通计算机,也阅读资讯工程方面的书籍,但他把这一才能用在义工的服务上,也用它帮助他的朋友们。

心灵平安就是福
2010-12-23

我们领受圣洗和基督相结合的人,常顺着圣神的领导,事事以孝爱圣父为心里的生命,成为与基督相合的生命,体验万物的美善,和万物赞颂上主;融汇人心的互助、互爱,因着基督而服务人群,使精神生活达到超越的境界;如此

从批判宗教到理解宗教
2014-08-11

宗教供给的严重短缺,荒漠化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加剧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的动荡,桎梏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这一背景,或许就是以理解宗教、同情宗教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宗教徒出现的社会基础吧。

时评:文化强国切勿忽视宗教文化
2011-12-05

让人们精神充沛、让人们昂首阔步,不要只为物质的满足而疲惫,也当以精神生活为终向。把忍辱、受苦不再被视为结束生命的召唤,而是被视为拥抱幸福的条件。

特稿:让洗者若翰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末日”及邪教
2012-12-17

毋庸置疑,世界末日论和诸如闪电教之类的邪教之所以能让许多人深信不疑甚至失去理性,也与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和社会转型时期生活的不可预知性有很大的关系。

“越南模式”:梵蒂冈与世俗国家互信合作的“双赢”
2013-02-05

总体来看,在越南,儒家、道教、佛教和基督信仰这四大哲学和宗教,奠定了越南人民宗教和精神生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