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石信的生活照一、家族信仰1984年袁石信出生于一个教友之家,家族的信仰来源于一段传奇经历。袁石信的高祖父那一辈还未认识信仰,他们从事炼油生意,家境相当富有,在村中首屈一指。
孙神父(左一)带领教友们去以色列朝圣,在加里肋亚湖上留念一、身世家境孙晓野1970年出生于一个教外家庭,从未接触过宗教信仰。父亲是国办教师,母亲是民办教师,父母对宗教非常反感。
我相信你不會記得我,我相信你不會知道我的名字記不得我的容顏,就象我不知道你的名字記不清你的相貌一樣。但我卻依然記得你的眼神和你划十字的動作,那一刻給我心靈深深的震撼,那一刻的記憶歷久彌新。
白柳诚一枢机主教编者按:2005年3月28日星期一,复活节次日,白柳诚一枢机在其东京的私人公寓接受了本报总编张士江神父的专访。
两侧各镌一身长四翼展翅欲飞的小天使。他俩头戴十字双耳冠,面向莲花,双手前伸,守护着十字架。这组画面说明十字架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殉难的标志,小天使的出现意味着将死者的灵魂带到天国去,使之安息。
翁神父戒烟记翁德光神父(Fr.LarryLewisM.M.),美国玛利诺会中国教会人才培训项目主任。
该村的中老年腰鼓队在村口以欢快的鼓乐欢迎修女慰问团的到来,文楼村支部书记刘月梅女士、村防治艾滋病协会会长程四国同志及其他工作人员也在村支部大门前列队欢迎。在村支部办公室里,宾主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
翁迪奥戈主教说,教友清楚地反对这种死亡文化。
1903年,教会为纪念徐光启受洗300周年,在其墓地竖立起一个大十字架,底座上刻有马相伯用中文和拉丁文写的颂词,徐保禄,请你在天上引领你的同胞,来到天主身边,保佑你的后裔具有完整的信仰,背弃信仰者回归基督
教宗预定二十八日当天上午乘直升机,于九点三十分降落设在翁纳(Onna)的灾民临时居住的营区,翁纳是遭地震夷为平地的小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