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这般生生灭灭,灿似花开,萎若花谢。何时,我们才能像基督一样洞悉生死的无常,淬炼出真实的自我,而不再忽悲忽喜,茫然无依呢?
教宗说,“如果在他的生命中得到了恩宠,如果祈祷使他某一天满腔热情,以致感到天国临在于我们当中,他的目光发生转变,有如孩童那样”,这是因为他持之以恒地诵念这简短的祷词。
这些挑战在前两次以家庭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上已经提出,即“阻碍教育进程的意识型态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物质和精神贫乏,其实也就是在自己的生命中难以感觉到天主,因而如此地孤独”。
“我们要谨记,基督徒的一种态度是等待上主的探访,因为上主来到我们的生命中,启发并邀请我们做得更好。圣奥斯定说:‘天主经过时,我感到担心。’‘但你为何要担心?’‘我担心没有察觉到祂,就让祂走了。’
我们忘记我们生在此世的缘由,最终犯下毫无意义的残酷行为。”“我们从战争的荒唐中看到了这一景象,基督在那里再次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他们几乎不会读或写,但我们会每天一起祈福、分享、诵玫瑰经,每周参与感恩祭,”他回忆道。罗利森最鲜活的记忆之一就是和祖父一起去捕鱼。
他指责教会传讲的“道成肉身”之说荒诞不经,并斥之为胡说八道:“如果真有天主,为什么他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呢?这简直是荒谬之极!”没办法,他妻子只好和孩子们走了,留他一个人在家里。
所以教会的一切宣道,同基督的宗教本身,应当受到圣经的养育与统辖。”
当走进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置一新的新搭建的戏台上的红色条幅“衡水教区热烈庆祝2007年传教节——信天主肩担福传大使命,爱众人见证真理得常生”;教堂正门前面悬挂着“以身证道继续耶稣在世使命,以言宣道见证基督永恒真理
基督渴望永远生活在我们人性的心中信函继续写道,我们的心“脆弱而复杂,却是美好的......心灵是一个战场”,但同时也是“我们体验大爱的地方,被这爱所浸润,并能回报这个爱,这爱的源头是天主本身,即爱的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