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回答:不错,同样,你们也不能和彼得同说‘我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那样的话了。 4、某信徒欲拿一火腿给穷人,拿的时候心中起了交战,一个声音说:拿大的!
教宗方济各2月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如此表示。教宗再次勉励信徒每天阅读福音,与上主对话,哪怕仅仅10分钟也行,而别把时间浪费在看肥皂剧或听邻居的闲聊。望德的核心是什么?是注视耶稣。
(雅1:5)向天主求“智”若渴的贤士,尤能取悦天主而得宠丰盈。如撒罗满的梦中求智就是典型的一例。夜间,上主借梦显现给撒罗满这位虔敬的义人,天主对他说:“你不拘求什么,我必给你。”
设有玫瑰歌咏团、贺撒纳歌咏团、玛大利娜歌咏团、爱乐小天使4个歌咏团,及圣母访亲班、圣安多尼福音分享班、读经班、善终会、玛尔大服务团等教友组织。
之後,她协助成立一个本着依纳爵精神办学的女子基金会,并与圣女玛达肋纳‧嘉诺撒(MaddalenadiCanossa)合作了八年之久,一同教育最贫苦的儿童。诺代随後建立了圣家姐妹会。
(玛28:19)就是这一带有命令的嘱咐,让很多的教友走上了福传的道路。迄今为止,信仰耶稣的人已达二十多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作为教会的标志十字架,已屹立于全球各地。
(撒上3:10)“上主,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路1:38)“主,不要随我的意思,但照你的意愿成就吧!”
他是逾越节的羔羊;在肋未纪,他是我们的大祭司;在户籍纪,他是白日的云柱,夜间的火柱;在申命纪,他是我们的避难所;在若苏厄书,他是我们救恩的元帅;在民长纪,他是我们的民长;在卢德传,他是至亲的救赎者;在撒慕尔纪
教宗方济各12月11日上午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勉励道。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讲述上主许诺赐给祂的子民安慰(卅五1-10)。教宗对此证实说:「上主来是为了安慰我们。」
出生于斯科普里的圣德肋撒修女「心怀远大梦想,所以胸怀大爱」。教宗方济各5月7日下午在北马其顿斯科普里牧灵中心接见青年时如此勉励他们。当天,教宗与各宗教及不同基督教会的青年相聚,并回答青年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