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仁爱和平扩展他将勇敢地背起十字架牺牲奉献走在我们前边 树立光辉典范鼓舞我们战胜人生旅途的千难万险鼓舞我们朝更高的精神境界登攀我们都能沐浴他的救赎恩典我们都能分享他的喜乐平安我们都该效法他的慈悲 良善我们都该兴高采烈意畅心欢我们都该将他的超凡美德重演都该将他的福音喜讯
圣经还是一部诗集,在圣咏、雅歌和依撒意亚先知书的一些章节中臻于美的巅峰。创世纪的最初几章、训道篇和约伯书提出生存意义或恶的问题,在今天仍然惊人地现实。
如果一个地方教区开展听天主圣意做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事情,那么,天主肯定祝福更大的恩宠即圣召。
从耶稣光荣的伤口,我们认出抹不掉的天主无限仁慈的标记,就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他治疗破碎的心灵的伤口,维护弱小者,宣告俘虏的自由,安慰一切忧苦的人,以喜乐的油代替丧服,以颂赞代替沮丧的心神(参见依61,1.2.3
只有当我们按照真理和天主的圣意生活时,我们才生活在正当的状况中。对人来说,天主的圣意并不是外来强加给人、为约束人的法律,而是内在于人本性的准则。
之后,教宗亲自捐款意币10万元。1922年12月,罗马教廷传信部部长王劳松转谕委托美国本笃会在华创办公教大学。
(撒上3:1-10)先知依撒意亚在神视异像中看见天主坐在威严的宝座上说“我要派遣谁呢?谁肯替我们去呢?”依撒意亚说:“我在这里,请派遣我!”(依6:1-6)耶稣在世传教的时候也并不是单枪匹马。
一寒士乡试中士,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我有时梦见自己接受“铎品”,醒来却是一梦;有时妄想当年被逐出修院是梦就好,而却不是梦。
她堅信在上主前發了誓言的婚姻是幸福的,總有一天路天翔會回心轉意。當路天翔再次遇上王香蓮,得知她婚後生活並不幸福時,舊心不舍,依然去幫助關心她。
真理对话过程中,彼此误解在所难免,彼意所指并非我意所在。然而,人不能因此就中断对话过程,持续下去真理自然会逐渐分明的。在此,我们也很容易体察到撒玛黎雅妇人为获得物质生活所需而困顿疲惫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