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在当今中国珍爱传统文化和加强基督信仰尤显重要
2013-05-23

8.家庭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是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也是终生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人们的第一教师,也是最永久的教师。

中国基督徒可以有为吗?
2012-02-24

国内的许多寺庙既是宗教场所,也是旅游热点,五台山、普陀山等都是如此,游客的香火钱是寺庙的主要收入来源。国人都非常习惯了。为什么搞与基督教相关的文化场所就不靠谱呢?这是习惯思维在作怪。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3年第廿八届世界青年日文告
2013-02-27

我们受邀去接触的「诸国万民」,不只是世界上其它的国家,也是指我们生活中不同的领域,譬如我们的家庭、团体、读书与工作场所,朋友圈子和那些空闲时去的地方。

关于警惕邪教“新天地”的通告
2015-04-30

近年来,新天地还经常以话语大圣会社会公益活动,青年联谊大会等形式,公然在体育场馆、广场等场所举行大型的聚会。为了实现万教消亡,各教派都归于李万熙麾下的野心。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0-12-30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细胞,仍旧是学习在人性,国家和国际上每个层面度和谐共生共存生活的主要场所

教宗方济各宗座牧函:奉献生活年致所有度奉献生活者
2015-01-04

家庭和奉献生活为所有的人都是富藏和恩宠的载体,是建立活生生关系的合乎人性的空间,是福传的场所。其中大家可以相互帮助。

宗座牧函:奉献生活年致所有度奉献生活者
2015-01-02

家庭和奉献生活为所有的人都是富藏和恩宠的载体,是建立活生生关系的合乎人性的空间,是福传的场所。其中大家可以相互帮助。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元旦第四十二届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7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细胞,仍旧是学习在人性,国家和国际上每个层面度和谐共生共存生活的主要场所

教宗本笃十六世发布的《200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06-01-24

华苏拉演讲完,我们首次在公众场所举办了明供圣体。当时我个人有点担心,因为来者有基督教和东正教,我怕他们会不接受。东正教虽然有圣体圣事,但他们并没有朝拜圣体这个习惯。

2025年:希望的禧年
2024-11-26

每日能获得一次禧年大赦,得以祈祷追思的方式奉献给炼狱的灵魂:信友在告解和领圣体并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后,必须前往禧年指定的场所朝圣;或者参与怜悯与做补赎的善功,如平民的传教使命,退省,肉体和精神方面的慈悲工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