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明,谁若是给穷人食物吃或是收留穷人,他便是在关爱天主子。相反地,谁若是拒绝或忽视最脆弱者中的一个,「他就是对天主视而不见」。
从小到大,不论谁问我,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我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父亲。
作为一名横扫千军的球坛大腕,马拉多纳经常会被问及同一个问题:对于您和贝利,您认为谁更配得上“球王”的称号?每次,他都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要么无可奉告,要么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一时间,搅得他很心烦。
直到收到姑姑那封主题是回音的E-mail——— 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走在山中,小男孩不小心摔倒了,忍不住痛得大叫:“哇———喔”,但令他吃惊的是,他听到一个声音从山中的某处传出来重复他的“哇———喔”,于是好奇地大叫“你是谁”
是谁把圣诞老人的头像贴在了孤寡老人的门上呢?又是谁把棉被送给了他们?把他们的屋子也清扫得干干净净?有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路人:是一些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做的。
谁若是超越首次死亡,也就是超越恐惧、自私、掌控的错觉,他就能毫无畏惧地面对第二次死亡。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在《万物赞主颂》里表达出这一点,赞美那些在天主内接受死亡的人。
基督徒的天主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所启示的,不是人的推理和想象的塑造。基督徒的天主是超越的,但却与人有位际关系的神。
事实表明,人活一世,需要信仰。人与人交往更需要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言行来进行的。即所谓诚于中,必显于外。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
你们寻找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纳匝肋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请看安放过他的地方!——谷16:6当我散步到麦田,一片绿色映入我的眼帘。绿色,在我心里,就是生命,就是希望。
(希4:12)他能建设人,并能赐予永生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