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福音中所说的话听起来非常苛刻,似乎“自相矛盾”:祂要求说,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当爱仇人。耶稣告诫道,若只爱我们的友人,我们就没有作什么特别的。
在团体的这一年多也使我原本自从上大学以来的那颗冷淡的心再次变得逐渐火热起来,再次感受到天主深深的无条件的爱以及在主爱内真诚而又纯真的友谊。
4.表面热心教会,热心念经和参与弥撒,却习惯在生活、学习、工作和教会活动中采用投机取巧、尔虞我诈的方式谋求看得见的好处,还喜欢训斥人,嫉恨人,刁难人,处处表现自己,对近人、普通教友及穷困的人缺乏真诚和爱心
如此悲惨处境的「意义」或许能「在我们内激发怜悯」,激起「亲近、关怀与团结互助的态度和举动」,如同最近几个月在罗马发生的那样,许多人虽然「默不作声」,却在「爱近人的心的驱使之下」,借由日常工作努力把磨难的重担减轻到人们可以忍受的程度
圣女小德兰这样说:我特别专心于爱天主,我就是因为爱天主,他才赏我完全明白了伟大爱德的义务,我越与耶稣结合,也就越爱我的所有兄弟姐妹。对耶稣来讲,爱天主,就是爱父所爱的人,并把自己为他们而交付。
谈到若望保禄二世萨赫勒基金会的工作,教宗说:爱德推动我们的一切行动。他提醒人们,爱德的行动并非以我们的尺度建设世界,而是爱这个世界。
主讲嘉宾卢伯荣神父以服务•爱的标记为题分享,邀请信徒在四旬期内多于日常生活中为主耶稣付出爱。
厄弗所书提供的标准是:“不再做小孩子……在爱德中持守真理,在各方面长进……身体不断增长”(弗4:13-16)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我们有意识地在具体的生活中、信仰中、试炼中、福传中去问基督的心意是什么。
当我们无偿地奉献自己时,基督信徒见证了是爱而不是物质财富在体现存在。真正赋予布施价值的是爱,爱汲取了不同形式的恩宠,每个人根据不同的条件酌情从事。按照非福音的观点,凡是做好事的人都等待着回报。
度修道生活的人,也会常有伪善的危险,稍不留心就会使善行变成伪善,它会以微妙的方式表现在不同的情况中,如:在圣堂祈祷外表虔诚热心,内心却图人的赞美;行点儿爱德、做些劳苦工作或牺牲,总渴望被人知道,不能以直接就以间接的方式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