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一代人遇到了教会脱胎换骨的时代,困惑不安、思相矛盾斗争的时代,惊心动魄的时代。
世界名著《忏悔录》的作者,圣奥思定,叹息道:主啊!人心是为祢而创造的,只有在祢内,才能得到满足。在面对重大的危机时,有信仰的人在祈祷,无信仰的人也在祈祷,我们众人都在寻找天主。
基督徒的这种“渴望”,其实也是每一个人的渴望,正如圣奥思定在他的著作《忏悔录》中提醒我们的:人心是为天主所创造的,只有在天主内,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只有天主才能帮助我们了解天主。
在1985-1989年之间,侯进德神父协同刘景和主教和刘定汉主教及李保存神父等为河北培养了一大批神职接班人,缓解了地方教会接班人青黄不接的局面。河北修院第一至第三届的修生都曾是他的学生。
父亲对这计划表示同意,可是修会当局和当地主教,因为德肋撒尚未到圣教法律所定的年龄,表示暂时不能接受她的修道申请。几个月以后,德肋撒跟随她父亲参加了法国教友的罗马朝圣团。
他说:天主教徒用自然法的思想来解释自然界──即科学──如何运作,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将那些定律与天主的行为混淆。
今年适逢圣鲍思高神父两百冥诞,圣殓布展示为青年和病人作了特殊安排。在青年方面,在教宗到访的那两天,都灵将举办「小型世青节」,包括一系列的聚会、讨论会、祈祷会和庆祝活动。
(节选文/威廉·倪科思《窄路》标题为编者加)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法国籍李思聪神父来到海门(今台州市椒江区),买地建堂、立学校、设诊所、建码头、筑公路、开内航,创办电厂、绣衣厂、织袜厂,教经授艺、造福民众,教务一时大兴。
澳门明爱是社会服务慈善志愿团体,在陆毅神父的带领下,创办了许多为残疾人、麻风病人、艾滋病人和所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机构,如圣类思公撒格之家。他不顾年迈常年辗转内地为麻风病人和艾滋病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