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样,那能多救多少个灵魂啊!再说了,我的这种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多少神父啊!
试想,如果没有保禄宗徒出生入死的含泪播种,哪有我们外邦人、异教徒今天的转化呢?
但如果这个死者在世时拒绝接受耶稣的救恩,不按良心办事,生活在罪恶中,那么他的死才是真正值得悲哀了。
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从一开始,从世界各大洲、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男女,都已经迈向基督,我们可以真正地说,这朝圣之旅和与婴孩天主的相遇,是显现「我们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他对人的慈爱出现时」(弟铎书3:4)。
如果你到世界各地去,就会看到西方宗教问题比我们还要严重,他们正在经历一场信仰的危机。在美国、加拿大的很多地区,教堂的生计难以维系,出卖、出租教堂的行为非常普遍。
金鲁贤主教在2003年的圣诞牧函中勉励我们:耶稣在山中圣训时,教导听众说:“你在祭台上献礼物时,如果想起你的弟兄对你有所不满,你应把祭品留在那儿,留在祭台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你的礼物。”
在加尔各答“儿童之家”希舒巴满墙上的标示,十分准确地阐明了德兰修女对世人的关怀、宽恕及“施比受更有福”的这一理念: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
(罗9:20-21)如果我们相信天主,并相信我们自己是天主所造,那么,天主以自己绝对的权威,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有什么不公平的呢?第二,天主的公平与人的公平标准不同,尺度不同。
如果每周都来辅祭,但平时不祈祷,不是一个真正的好辅祭。辅祭应该至少做到早晚向天主做简短的祈祷,有条件的时候可以阅读每日圣言,诵念早晚课或玫瑰经。
当我们无处容身时,如果有人免费为我们提供住宿,我们会感激;当我们饥肠辘辘,如果有人为我们免费送饭,我们会感激;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会感激;那么,天主对我们的创造之恩,救赎之恩,看顾之恩,我们不该以真爱的善行去感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