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9:11-12)教友们要办告解,神父都是随时随地认真听取忏悔者的心声,推心置腹地讲解,苦口婆心地劝导,正确无误地指正。并因圣三之名赦免他们的罪过,使之在主内重获新生。
6月23日晚上,夜已很深了,我们一家四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此时的网速像低头吃草的老牛,慢悠悠的,更使人心急如焚。
希望以下的分享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天主教会中有关炼狱的信念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圣经中真的没有直接提到「炼狱」或「最后的炼净」这些名词,但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启示和概念,首先,在旧约玛加伯下书中就曾提及玛加伯为亡者献赎罪祭
好客的问题显然与亚巴郎的形象有关,他在玛姆勒的橡树旁欢迎了三位朝圣者(创18):“不要忘记好客;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实行了好客,却接待了天使”(希13:2),这段经文再次揭示了天主以陌生人/朝圣者的身份显现自己时所带来的意外和无意识的惊喜
就在刚才,礼仪秩序的负责人还热情地把工作卡发给了我。但我还是耐心地向这位姊妹做了一番解释,我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他说,“我要好好折腾它们,把它们弄得筋疲力尽,再一根根地拔掉它们的羽毛。我想这一定挺有意思。”“但你迟早会玩儿厌了的,那时你又要怎么处理这些小鸟呢?”“啊,我养了几只猫。”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有时还不如蜜蜂和树叶。
当黎明快要来临的时候,人世间便越显黝黑、艰难、幽暗……回顾过来的路途上处处坎坷和不平,几次的失败,几次的得胜,多少次的心灰意冷,多少次的欢呼歌颂;日子像风驰电掣般地过来了,今天,需要片刻的沉思和安静。
我高兴地领命,忙乎了一个下午,枣树苗种得可好了,真整齐。枣树到了发芽的时候了,爸爸说:“孩子,咱家的枣树苗你栽哪了?”我一头雾水,吞吞吐吐地说:“咱地里啊,栽下了,可整齐呢。”
当遭遇不幸时,或罹患重病,或婚姻不和,或工作不顺,或创业失败、或上当受骗……心里会不自觉地抱怨,上天为什么让这些事发生在我身上?我哪里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如此待我?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