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切皆以死亡告终,祂对我们而言就只是一个至高奉献的榜样,而这不可能产生我们的信仰。祂不过是一个英雄。不!祂死了,但又复活了。信德源於复活。
因小孩的母亲不信教,知道后找到我家大闹一场,怪母亲给她的小孩代洗了,并且以后只要一见母亲的面就指桑骂槐,但母亲为了信仰从来不反唇相讥与她计较,听到只是笑笑而已。
说来很巧,我与发小的名字都叫晓红,只是姓字不同,她姓杨,我姓李,她比我大三个多月,个头又比我高出一截,那时我常称呼她大杨姐,我俩相处的很好,后来我干脆把后面的姐字省去,直接叫她大杨了。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不愿意再去对身边的人微笑,即使只是简单的牵动嘴角,我不愿那么明显地表达我的感谢,即使只是那句曾经随时挂在嘴边的谢谢,我不愿意再去倾听即使只要我安静地听着就可以是一个好的听众的事情。
但是,这种喜乐源于世界,而且这种喜乐只是短暂的。拍戏淡季的时候,没有戏接,也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我就不断呼求爱我的主,他不仅让我在淡季接到戏,还让我接到特约演员,特约演员一天的工资相当于群演的3倍。
但这时的信仰只是一知半解。2017年李会芹老师在北京福传工作坊上进行分享1992年我得了类风湿,几乎绝症。但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头。这时我开始思索信仰问题,我已经信主两年了,为什么还让我遭受这个痛苦呢?
正如林神父所说:每次在撰写之前,先该求主把祂的话语赐下,那么我们所写的就是主的话,是主的话就会打动人心,我们只是祂的工具而已。
我相信每一个青年人其实内心都非常渴望帮助别人,渴望将自己炽热的爱心传递出去,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渠道。
他们有科学,但是科学里所有的仅只是感官所及的东西。至于精神世界,人的更高尚的那一半,人们却带着胜利甚至仇恨的心情把它完全摒弃、赶走了。
儒家思想,在孔子时代已经有“天”的观念,只是到了他的门徒曾子手下,儒家思想才成为一个近乎完全的人道主义思想。只注重人伦理中的道德义务,尤其是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