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听命胜于祭献
2017-07-07

两千年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加尔瓦略山,和亚巴郎祭献依撒格的摩黎雅山只有一之隔。依撒格从天主下令作全燔祭,到摩黎雅山祭献用了三天;耶稣从加尔瓦略山受死,到他的复活,也恰恰是三天时间。

教宗公开接见:死亡来临时,耶稣将牵起我们的手
2017-10-19

耶稣听见这个父亲的女儿已经死了的消息後,就对他说:不要怕,只管信(五35-36)。教宗省思说:没有比一个父亲或一个母亲为自己患病的孩子求情更感人的事了。

我想找回“家”
2017-10-19

自己的整个人生仿佛就是一部完整的《出纪》,当年自己那个南下选择活脱脱就是过红海,新我(以色列人)上岸了,旧我(埃及兵士)淹死在水里;2009年作传道员的选择更像是跨越约旦河,若没有凭着信德的冒险,也许自己现在还身处旷野之中

教宗主持圣枝主日礼仪:你们要欢呼基督的喜乐
2018-03-27

十一9)。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对那些以义人自居和‘忠实’於礼节规则者而言,这贺三纳的喜乐令他们不舒适,觉得荒谬和反感。

教宗公开接见:信仰应当从释放开始,而非义务
2018-06-28

教宗首先分析天主十诫的前言: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领你出了埃及地、奴隶之所(廿2),表明这是父亲为了让祂的子民更好的前行而说的爱的话语。当天主宣称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时,即存在一种从属、依存的关系。

教宗公开接见:天主的救恩从脆弱之门进入
2018-08-09

他特别引述了《出记》中以色列子民拜金牛的事迹。这是偶像崇拜的绝佳例子。教宗邀请我们省思圣经事迹所发生的背景——旷野,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地方。

教宗指出“成就、权力和金钱不能使人自由且让人被奴役”
2018-08-11

《出纪》中背景明确:沙漠,子民正在等待上山领受天主训诫的梅瑟回来。沙漠是充满了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地方,没有水、食物和避难所。沙漠是人类生命的形象,其处境是不确定的、没有不可侵犯的保障。

第56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切莫对天主的召叫充耳不闻
2019-03-10

这份文告的灵感来源是耶稣召叫首批门徒的事迹(一16-20),以及刚结束的两大盛事:以青年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和巴拿马世青节。教会在这些活动中聆听青年和他们的所需,试图向他们作出具体回应。

土山湾工艺厂的教学与生产
2008-10-30

画馆的首任教师是意大利传教士马义,后有人据此认为画馆教师主要由外籍人士担任,此实不确。

凤凰于飞
2009-02-16

10:9)圣保禄宗徒鼓励夫妻之间应该彼此相爱,如同基督爱教会一样:教会怎样服从基督,作妻子的也应怎样事事服从丈夫。作丈夫的,应该爱妻子,如同基督爱了教会,并为她舍弃了自己。(弗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