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遭受三个壮年人的摧残,实在可怜,我落下了心酸的泪,但一点忙也帮不上,觉得自己特没用。本村3000口人左右,信主的就我们一家,又是单门独户,没有一人替说一句话,当时的艰难情况可想而知。
因为该国经过军事政变后,共产党员成了遭受迫害和必须消灭的敌人。悲剧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民兵组织在一个孤立和危险的地区,强迫一名11岁的男孩在森林中搭便车。
弥撒结束后,教宗在三钟经讲话中特别呼吁国际团体关切东方某些国家的基督信徒遭受迫害的悲剧。关于中国教会,教宗说:“我特别想到中国大陆的主教们,他们没能有代表参加这次世界主教会议。
如果因他疏忽之故,主人遭受损失,牧人应当赔偿(创31:39,出22:9-12)。
他说有许多神父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从事使徒工作,为许多人行爱德,毫无保留地为天主和为他人服务,面对种种困难和不了解,心无任何抱怨,甚至为了爱基督,为了宣讲福音,而遭受迫害,乃至牺牲性命,为信仰殉道。
诸事顺利,自然喜乐;遭受挫折、身陷囹圄,我也喜乐,我知道天主常常和我在一起。”问起他的起居,他说:“我的外重孙伺候我,给我做饭。
教会忠于其创立者的委托,关怀遭受自然灾害和贫穷打击的人,包括富裕社会中的上述情况。对离开故乡,躲避饥饿、因不容忍或环境遭破坏而移居他乡的人,教会的临在便是号召收容他们。
迪加尔神父说,他还是修生时所遭受的痛苦比现在大得多。十一年前,正值反基督徒的暴动时期,一群丧心病狂的印度教暴徒攻击他们位于根德哈马尔区的圣保禄小修院。修生逃到附近的森林中保命。
他们是「每天在世界各地遭受生存威胁的男女老幼」,这些人居住的地方本就不稳定,而他们的经济、社会、农耕和粮食体系在这情况下变得不堪一击。因此,对抗气候变化是个攸关正义和道德义务的问题。
在这层意义上,圣若瑟的确是那些“被迫遭受灾难和饥饿者”的主保,他们因“战争、仇恨、迫害和贫穷”离开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