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弦易辙,需要一个「更坚固的道德框架来克服『丢弃文化』」,而这「丢弃文化」的问题根源在于不尊重人性尊严,以及否定基本人权的普世性。基本人权遭到侵犯的情况不胜枚举。
但这绝对是与先他而行的人具有共融和一脉相承的关系,只要回忆一下本笃十六世多少次说过的话,便能懂得:基督信仰并非一种哲学理论或一种道德思想,而是与基督的相遇。因此,这是在这同一条路径上的发展。”
通过科学对话获得的可信度使他有权威提出基督信仰的和道德的真理,这些真理在他的主要中文著作中深入阐述,例如《天主实义》——这本书一如其名。
信友因忽视信仰教育,因对教义所做虚妄的诠释,或因自身在宗教、道德或社会生活上的过失,不仅未将天主或宗教的真面目,予以揭示,反而加以掩蔽”。(《天主教教理》卷三2125号)。
总主教和菲力司·托珀(FelixToppo)主教发布了所谓的「审查通过」(NihilObstat)和「出版许可」(Imprimatur),以表明在《主内真生命》讯息中没有任何内容违反天主教教义、信仰和道德
信仰的果实就是一个人按照其存在的本质应该信守天主的诫命,跟随主耶稣或者做人的基本道德而敬天爱人,善尽责任,善待万物。
此外中国古圣先贤的道德楷模,俯拾即是。总之,无论是现代化或本地化,都应着意其精神面貌和灵修效果,主旨在培养教友们的虔诚信仰,舍此无他。二、新时代的危机当今时代圣教会正处于危机四伏之中。
比喻说,像礼义道德,是内心的修养问题,只要我立志努力去做,自然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再比如功名富贵吧,那不是我内心所能确实掌握的,那必须靠别人给我;……那我能求得到呢?”
他告诫教会应脱掉其宗教外衣,走向当代,面对现实,谋求与世界的统一,从政治、社会、道德各方面承担起世界的责任,参与拯救世界的事功。[18]在这方面走得更远的是蒂利希(PaulTillich)。
今世的神国是美好事物的内核砌成的,它临在于道德的、内在的、属灵的,早在基督生平内实现出来,也将在我们的心中生得出来。一个超级会过滤的人,保有纯净。由是,我将我的写作取向叫做:雨后那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