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服务中她结出了喜乐的果实,孩子们也渐渐地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这里的每一个孩子。
对《爱的喜乐》的批评:梵二大公会议回到了源泉,由此将基督信仰概念的轴心从某种律法主义转移,这种律法主义可能是意识形态的。
朝拜了主耶稣后,我们就成为今天的贤士,就开始迈向充满信仰喜乐的天路,就会成为新的福传者。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奥迹:(1)我们特来朝拜祂;(2)由另一条路回去;(3)我就是今天的贤士。
你渴望分享你的喜乐……人单独不好,人生来就是为了爱与被爱的。而这份爱的本能是从他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
整台弥撒呈现虔敬、喜乐、温馨和感恩的氛围,许金烽的妻子赖月猜更特别提醒参礼者「穿着喜乐庆祝的服饰」出席,给四百五十位参礼者永难忘怀。
好多次家里需要日用品但没有钱买,这位姊妹时常含泪祈祷:我的天主,我知道你爱我,虽然我现在穷到身无分文,但我知道我是你可爱的孩子……这位姊妹相信天主的眷顾,她不为明天忧虑,她时常生活在喜乐与感恩中
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喜乐、有痛苦、有兴奋、有凄凉、有得意、有失意、有温暖、有冷酷,如果从世俗的眼光看,或者说按人之常情,我当然喜欢喜乐、兴奋、得意,温暖而拒绝痛苦、凄凉、失意、冷酷。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宗提出3种生活态度:保持望德、敞开心怀因天主而惊叹及度喜乐的生活。他首先谈到保持望德说,天主与我们同行,任何时候祂都不会离弃我们。
心灵的甘饴和喜乐。你为了爱我们,在十字架上,尝透了醋的酸苦,使我们在现世,能藉着你的圣体和圣血,分享你的恩宠。临终时,也将藉着你的圣体和圣血,获得我们灵魂的补赎和慰藉。阿们。
她不是愁眉苦脸的受虐狂,她的脸上满是和平喜乐,她做一切都是凭着爱,哪怕爱至受伤。她将日复一日的受苦和冲击,视之为人的成长。她认为当代人对受苦有很大的误解,而这种误解源于我们内心的愤懑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