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开始讲解福音中的慈悲,强调每一个人虽有自己的困窘,但基督的爱与宽恕永不枯竭。教宗从福音中耶稣在世的5个重要行动谈天主慈悲:耶稣会晤人群、宣讲福音、治癒病患、走近弱小、宽恕罪人。
我们应效法基督,以生活见证表明希望的理由,善待近人,甚至宽恕伤害我们的人。圣伯多禄宗徒要求信友们要时常准备以温和、敬畏之心答覆人们询问他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参閲:伯前三8-17)。
在宽恕这件事上,孩子们总是比我们成年人做得更好,因此他们整天快乐,无忧无虑。
(梵蒂冈新闻网)在法国“拉匝禄”(Lazare)协会庆祝成立10周年之际,教宗方济各5月2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接见了该协会的一个代表团,共同讨论了人性尊严、宽恕和教会的财富等议题。
教宗说,基督徒在天主慈悲的话语中看到首先是“给予喜乐,然后赐予宽恕,最后在所有的困苦中施予慰藉”。教宗指出,耶稣在复活的晚上(参阅若二十)向门徒们讲话时,他们充满了喜悦之情。
我们每天到天主台前祈祷,就是给天主一次承诺,一次许愿,就如每天念的天主经,我们都是天主所造生的儿女,同一天父,我们该怎么做,怎样显扬主的名,怎样去兴起正义仁爱和平的人间天国,这是许诺,必要努力践行;求你宽恕我的罪
为那些得罪和伤害过我们的人祈祷,就会使我们更容易宽恕他们,也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曾得罪和伤害他人的那些时刻,因而我们自己能更容易得到天主的宽恕。我该用怎样恰当的言语做祈祷呢?
(玛5:48)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仿效天主的美善、宽仁、慈悲、博爱、创造性、兼顾性、圆满性、永恒性,不断仿效基督的良善心谦,富于仁爱宽恕,勇敢牺牲自我,慷慨服务人群,千方百计地设法拯救贫穷
这种见证并不封闭在基督徒团体内,也响彻团体之外,回荡在社会和公民环境中,呼吁人们不要树立隔墙,而要建设桥梁;不要以恶制恶,而要以善报恶,以宽恕回应冒犯,与所有人和谐共处。这就是教会!
我们想到近几天的弥撒讲道,例如,我们在逾越节三日庆典的礼仪中听到的讲道实在非常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