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福传一边拜访教会中的老传道员,吸取前辈们的福传经验。12月,郑瑞平神父特别邀请他到河北武安帮助牧灵,一去就是一个月,直到大年二十九才回家。
他们是皈依基督信仰的罗马士兵,约在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的教难中殉道(304年)并被葬于此地。此后,这里开始成为埋葬基督徒的公共墓地,同时也成为了早期教会团体的圣地。
教难期间,母亲从未放弃信仰,在每次在劫难逃的运动中,母亲的回答都是———我信!通过多次运动的磨炼,反而更坚定了她的信德,家里变成了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的交通站和避难所。
难中信仰在这场地震大灾难中,信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对天主的爱仍然持有一颗笃信的心?还是完全被痛苦征服、对信仰悲观失望?
大约就是这个样子……因此,在摩鹿加群岛,他把《要理问答》翻译成当地语言,教他们如何唱诵教要理问答,他是通过歌曲融入(民众)。我们通过他的信件理解他的感受。
1940年冬,年长的汪院长两次脑充血,难理院务,申请辞职。次年四月,苦修会罗马总部同意他的辞职,并升格神乐院为自治隐院,后又选举中国会士李博岚神父为院长,继续发展会院。
作为一名从事医护服务的修女,在其生命结束后还在发挥余热,救助其他需要移植的病患,奉献医学研究,因此感动了教内外无数的亲朋及各界人士。
她说:“我再苦再难,也要把孩子拉扯大,就靠自己的一双手。”上苍被她在苦难沧桑中的坚强所感动,为她在悬崖绝境中的拼命挣扎所心疼,给她指出了一条通往父家的路。
在外婆尚未出嫁的时候,亲历了触目惊心的庚子教难,她那被致命先烈的鲜血沐浴的灵魂,散发着圣德的芳香。每晚,她一字一句的叫我念晚课,又教我念玫瑰经。然后,给我讲故事把我送入梦乡。
前一晚枢机来电说要提早出发,因为秋节高铁座位难划。我们提前三小时到车站,枢机亲自向票务人员划位,其实枢机「一通电话」就可以解决座位问题,但他不愿麻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