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神内和圣神一起,门徒们勇敢地向所有在耶路撒冷的人宣讲福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圣神给与门徒们的一个特别的恩赐:“众人都充满了圣神,照圣神赐给他们的话,说起外方话来”(宗2:1-11)。
这一问题,正如我们所知,后来在耶路撒冷大公会议上进行了讨论,两位宗徒在会上再次展开了辩论。
传教时,望着耶路撒冷城流泪,不是哭那座城,更不是哭那地方,而是哭耶路撒冷人因罪恶将遭的祸患。
(弗4:6)耶稣也曾感叹地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鸡把自己的幼雏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却不愿意!”
惟愿上主由熙雍圣山,向你祝福,使你一生得见耶路撒冷的福禄。
在基督徒的思想中,那在出谷(出离埃及奴役)时期,使得以色列人幸免于亡的逾越羔羊的血,正是意味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倾流的血,也就是那借着牺牲而把人从罪恶及死亡的奴役中救赎出来的真正天主羔羊;在耶路撒冷圣殿区宰杀逾越节羔羊的同一个日子里
默基瑟德(Melchizedek)是“撒冷”(即日后的耶路撒冷)的王,同时也是至高者天主的司祭。他的名字“Melchi-zedek”意为“正义之王”或“和平之王”。
圣家节既也纪念耶稣、玛利亚、若瑟与其他犹太人家庭,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参阅路2:41-42),故牧民上该鼓励家庭所有成员一起参加圣家节弥撒。
祂用爱去陪伴厄玛乌二门徒走路,安慰他们,开导他们,使他们重获信德,走回耶路撒冷,加入使徒们的行列。他用爱关怀固执不信的多默,亲自拉过他的手,使他探入自己手上的钉孔和肋傍的创伤。
就这样耶稣扛着沉重的厚木十字架,蹒跚地走过耶路撒冷的街巷,他不时摔倒在地上,市民们更加疯狂地向他涌来,发泄他们肆无忌惮的无知与怨恨。遍体伤痕血迹斑斑慢慢地走向各各他,她的眼里充满了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