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强调,梵二大公会议意识到信友参与礼仪的困难,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礼仪中的用语和举止,於是依照《礼仪宪章》的精神,颁布了这道关於圣乐的训令。
梵二《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67号早已阐明:『一切生产过程应配合人的人格及生活。』」关於这一点,教会社会训导始终坚持「以友爱作为调节经济秩序的原则」。
这样做正是遵循梵二《牧职宪章》的教导,在教会和政治团体之间携手合作。教会与意大利政府於1984年签署了《拉特朗条约》的修正协议,建立一种政教分离的独特形式,严格划分了教会和国家各自的职责。
天主教在梵二大中,强调圣体圣事是个奥迹而不是奇迹。
在重读这份扎根于梵二大公会议的声明时,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辨识出这在亚洲多元文化的背景是可行的途径。我们需要从宽容过度到共存,以和平之名搭建桥梁,推倒高墙。
这项重要的活动有两个特性,首先,此活动延续了梵二大公会议至今有关教育路线的一部分。在教宗方济各身上可以看出他特别重视教育,视之为培育后代子孙的一个重要工具。
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是根据梵二大公会议,特别遵照《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Nostraaetate)的精神,推动跨宗教对话的执行机构。
我认为这众议精神进程将会提出严肃的问题,确实回应梵二会议的邀请,认识到教会的使命,基督徒的使命首先是晓得时代的标记,并以福音为起点找到答案。”最后,斯坦克维奇总主教重申,众议精神进程分3个阶段进行。
那是1959年,在梵二会议开启的3年前,这位年轻的神学家就已经意识到“教会在隆重庆典的日子里爆满,但耶稣基督在信友们的心中不再如此活跃”。
(宗1:8)梵二会议阐明,福传这一使命每个基督徒都责无旁贷。然而,反思一下,我们的福传步伐已远远落后于基督新教。欲扭转这一滞后局面,多快好省地培训传道员可谓是我们教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