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尔回一两次家,邻居对我说:“总上那破学有什么用,你爹妈都五六十岁的人了,还要拼命挣钱供你上学,上下来大学又怎样,还不是不包分配。
他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保护了这座百年老堂,让子子孙孙都能看到这座古老的哥德式建筑,也让后代子孙都知道教会是怎样在艰难迫害中成长起来的。
主爱,无论今后您为我作怎样的选择,让我再经历多少磨难,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和您走下去。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尼姑,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亮一盏灯。
其实天主已亲自告诉我们怎样做,就是去呼求他。当海面刮起风浪时,耶稣已在伯多禄的船上。那时,门徒们感到孤独无助,因为耶稣睡着了。他们便唤醒耶稣,说:「主!救命啊!我们要丧亡了。」
那麽,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看见、体会、触摸和悲悯他人的创伤呢?龙基神父针对这个问题回答说:我们应该学习耶稣的目光与举止,也就是慈善撒玛黎雅人的目光与举止:看见、停下、触摸,这三个动词绝不能忘记。
比喻悬而未结,我们不知道大儿子做了怎样的决定,这对我们是一种激励。这段福音教导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进入天父的家,分享祂的喜悦,加入慈悲与友爱的筵席。
教宗说:我们也想想,当我们遭遇困境、陷入罪恶的处境时,耶稣是怎样伸手把我们从路边拉回来,赐予我们救恩的。通过这些举动,耶稣要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好的宣讲要求我们把那些受排斥的人放置於我们道路的中央。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则比那些经常祈祷而变化不大的教友强多了,但事实又是怎样?自己果真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一点失误也没有吗?就这不常进堂祈祷一条,就是最大的失误!
最后给玫瑰浇水,我低头把水倒进花盆,碰触到我额头的是一抹淡淡的红,让我不由得放下水桶,仔细打量起来,那是一朵凋谢了的玫瑰花,干瘪的花瓣在晨风中摇摇欲坠,无声地诉说着它曾经怎样努力地绽放。
那麽,若望宗徒所说的是怎样的爱呢?教宗答道,爱这个字今天被广泛使用,爱情小说和电视连续剧都在谈爱,但那是理论的爱。基督徒的爱则不同,它是具体的,其准则在於「天主圣言降生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