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以来的基督信仰生活经验经常侧重耶稣对人类痛苦的关怀,强调基督分担人类的命运:比方强调耶稣基督与他当代社会的争论,他的苦难和悲惨的死亡,这都构成向穷人和向因为信仰和正义而受苦的人宣讲基督的福音和使他们接纳福音的重要关键
教宗再次强调暴力不能解决紧张的局势,他因此为两位神父的自由、为因暴力受苦的人、并为伊拉克的和平向天主祈祷。
他们心急地问:我们怎样能够适应一个不正义横行且受苦的世界?我们怎样回应日益严重的自私与暴力?生命的意义又是为何?
帮助我们在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身上,那些在受苦中或被遗弃,在所有人中认出你的容貌,并帮助我们有如兄弟姐妹与你生活在一起,成为一个家庭,你的家庭。
教宗在文告中邀请每个人默观爲人类受苦、死亡幷复活的天主圣子耶稣基督。他说:天主彻底反对邪恶的蛮横权势;上主照顾处在各种境遇中的人,分担人的痛苦,带给人心希望。
多名主教来自战乱、贫困和受苦的地区,教宗深知他们的经验各不相同,鼓励所有人通过聆听与修和去建设和平。
如果全世界知道您是多么美善,知道您对受苦的人是多么慈悲,那么所有的受造物都会向您求助了。啊!庞贝至尊无比的贞女!我愿和众人、众天使,都从天上人间赞美您,直到永远。阿们。
因此见他人受苦、孤单、生病、无家可归、受轻视或贫困时,也会感到痛苦。爱是心的跳动力,使我们走出自我,并与他人建立分享和共融的连结。「群体的爱让社会能够迈向爱的文明,这是我们全体都感受到的召叫。
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不在于此,因此当他望着耶路撒冷的时候,他流泪了,因为他知道,他很快在耶路撒冷城所要面对的一切,他怜悯一切的群众、一切受苦的人!他怀着无比的爱心进入圣城!
教宗说,这是因为生活的经历多次使我们受苦,就如同厄玛乌的门徒离开耶路撒冷或多默想要亲自触摸才相信那样。教宗引用民间谚语说:若礼物这么贵重,就连圣人都会生疑,因为白白赐予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