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借着圣子耶稣恩佑,“死而复活”,荣登天国,安享无穷福乐。
在当天的福音记述中,只有一个癞病人回来感谢耶稣,这项决定使他获得救恩。耶稣对他说:“你的信德救了你。”教宗解释道:“救恩不是喝一杯水来保持身体状态良好,而是走近水泉,即耶稣那里。
主恩浩荡,我却无以为报。其实生活犹如一张照片,可以在浅笑顾盼挥手离开之后什么也不留下,该盼望的是:我或生或死,总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颂扬。
“(宗9:1—19)他以像征手法描述了他的悔改;1、他见了主(格前9:1)2、原来迫害教会者,现成为见证人、宣讲、福音者(迦1:1—11)3、天父把圣子启示给他,使他了解救恩的计划,叫他向外邦人宣布(斐
这不会带给我们救恩。 教宗解释说:为那些信赖自己和丧失名字的人来说,最终仍会有一扇希望之门。最终仍会有个机会。
教会有义务保持希望的灯火永不熄灭,使它清晰可见,如同救恩可靠的标记不断闪耀,光照全人类走上与天主仁慈的面容相遇的道路。
封闭的人死守法律条文,却不守法,因为法律是爱;他们总是拒绝希望,拒绝爱,拒绝救恩,只懂得封闭。
耶路撒冷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欢乐与祥和,不需要主耶稣,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救恩,因此,她在主耶稣面前心灵封闭。教宗表示:耶稣为耶路撒冷的哭泣,是为祂教会的哭泣,今天,是为我们的哭泣。
教宗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指出,「耶稣圣婴与祂的母亲玛利亚和大圣若瑟构成一个简单却光芒万丈的家庭图像」,那是「慈悲之光,是照耀普世的救恩之光,照耀每个人、人类家庭和每个家庭的真理之光」。
相反地,我们必须分享自己被拣选及获享天主仁慈救恩的喜乐,向人见证信德能为我们的行程指出新方向,使我们变得自由和强壮,能够胜任这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