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9月5日为纪念德兰修女逝世十周年举行弥撒及其它仪式,更有大批信徒在德兰修女的坟墓前聚集,向这位毕生克己舍身来救济贫苦无依百姓的伟人致敬。
在圣母所有的德行中,她的爱德是首先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德是喜乐的分享与服务爱德是圣母玛利亚的基本生活。
信德网讯4月22日早上7点,河北唐山教区五家庄堂区副本堂杜松杰神父带领五家庄堂区爱德服务中心近120名成员在堂区圣母像前祈祷后,一起带着梦想,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去沧州献县的两日朝圣之旅。
怀着望德步入禧年——读《望德不让人蒙羞》诏书(内容见如下附件,附件点击可下载)怀着望德进入禧年.pptx
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圣母所有的德行中,她的爱德模范是首先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爱德是喜乐的分享与服务爱德是圣母玛利亚的基本生活。
在德兰治下,有一座女修会是一位亲王捐建的,亲王死后,妻子愿去修院度过余生。她提出以贵族身份享受特权,不必遵守某些会规。德兰立即让修女迁出,退回荘园,以此表明:修会会规的严肃性。
一部关于加尔各答德兰姆姆的电影《德兰姆姆与我》9月5日在纽约首映。《德兰姆姆与我》讲述了一位年轻孕妇卡维塔的故事。
记者采访印度修女德兰,看到德兰救助垂死的人,很感动,但也产生疑问:“你这么做能解决印度的贫困吗?”这个问题放大看,就是善行的功能问题,再从根本上看,就是信仰的功能问题。
尽管「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而且实际上望德「在磨难时刻使我们坚强」,这份信心有时也会在病痛的具体处境中遇到困惑。教宗指出,在此情况下,我们感到需要一份高过于我们自身力量的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