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对四旬期的大误会。四旬期是锻炼我们的基督徒的生命,在主内更新的好时期。圣教会提醒我们要在四旬期内克己修身,常常祈祷,更新生命,实践爱德。这是一个“锻炼灵修”的好时机。
许多时候,由于对“德行”的误会,以及强调“骄傲”的危害,我们总是企图“在理论上打压人的积极性”,否定天主赐给人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通过这个慈悲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主耶稣邀请我们摆脱民族的仇恨、历史的成见、个人的误会,看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我们的近人,就是天主“化了妆”来到我们身边。
不错,我们会有丰富的文字著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再次用我们当代的人所能明了的语言文字,向众人通传信仰,消除误会,圣化人灵。
他们可能会被人误会、被诬蔑,但在天主前,他们却是圣善的人。(2)人福与天福今天的福音中,主耶稣教导祂的门徒们追求“天福”(玛5:1-12)。这九个不同的“福”,其实是指出我们有不同的得到天福的途径。
有些人由于误会“信德”而误解多默宗徒。这些人以为“信德”,就是“盲信”,不思考、不怀疑、不提问。有人甚至认为对信仰的怀疑(疑问)就是犯罪。
门徒们常常误会主耶稣,“主,现在就要给以色列复国吗?”(宗1:1-11)。我们也会常常将跟随主耶稣的“天国目的”降低为“个人目的”、“团体目的”或者“民族目的”等。
尤其是对司铎来说,他必须是一个共融的人,向所有人开放,懂得把主在慈爱中托付给他的全体羊群聚集起来,一起前进,同时又弥合分裂、疗愈不和、解决冲突和误会、并宽恕过犯。
这种将天主的恩宠“画地为牢”的做法,不仅是误会主耶稣带给所有人的救恩,更是将基督徒团体和其他人分开而保持距离,同时,也无法欣赏天主在其他人身上所施予的救恩。这种观点总结就是:教会之外无救恩。
玛利亚是真实的人,她的生命中有许多困苦和内心的冲突,如,天使向自己说话、童贞女怀孕、自己生的儿子是天主子、耶稣被人误会、自己的儿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稣被埋葬等等。所有这些遭遇被简称为“圣母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