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请求了宽恕。她希望见我们一面,请我们宽恕,求我们谅解。我们立刻分享这份意义不同的痛苦。但是我自问:‘谁会比我更痛苦?’当然是这位养育儿女的母亲,她和我一样承受着撕心裂肺的痛苦。
在越南昆嵩教区圣堂告解亭中被人刺杀不幸身亡的四十一岁道明会士陈玉清神父(圣名若瑟),临终前宽恕了杀害他的凶手。昆嵩教区主教阮洪伟蒙席向本社透露了这一消息。
(玛5:44)这些至理名言,圣训主命,都是我们用以明理制怒,增进宽恕情怀的法宝,行为之准则。宽恕,决不是姑息养奸,也不是一味地对他人的施舍与怜悯,更不是故作境界清高的自我展露。
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
他说:“尽管遭受着剧痛,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仍保持着镇定,平静地将自己交付于天主和圣母的手中,他不断呼求圣母的名字,并告诉我他宽恕袭击者,但他还并不知道那袭击者是谁。之后,就陷入了昏迷。”
感谢天主,这位教宗对穷人和受造界具有极强的敏锐感;他懂得向人们表明不尊重环境和贫困相互关联;社会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教宗认为,它代表了我们对未来、对近人、对穷人的责任。
声明写道:我们为自己的过失向众人请求宽恕,并重申站在圣父一旁。我们要努力协助他,使教会以团结一致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向前迈进。
一次,碰到一位自新教转入天主教的兄弟,问他为什么会做如此抉择,他答复说,喜欢天主教有告解(修和)圣事,这件圣事使人亲身经验到被宽恕的实在感受。
耶稣说: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玛18:35)耶稣告诉我们宽恕是基督徒得救的必要条件,无条件的宽恕更是基督徒的标识。
耶稣受洗(梵蒂冈新闻网)国际神学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新文件,题名为《在圣事性救恩计划中信德与圣事的相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