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枢机主教解释《信经》中的「祂还要光荣地降来审判生者死者」,这最后的审判是「真理的喜悦之光,不是暴君的裁判;是宽慰不是恐惧。对于信者来説,是神圣之爱的胜利和与新郎的相遇。」
一如往年,因为服务需要,修女们不能全部回总会重愿,她们在自己服务的堂区或机构,两人、四人、五人一起在弥撒中重愿,在会众面前表达自己奉献的心愿,为生者亡者的得救献上自己的祈祷和誓愿。
我们常陷入一种错觉,认为世上只有两类人:生者与死者。然而,《若望福音》借著拉匝禄的复活,挑战了这一观点:真正的死人不仅是那些停止呼吸的人,也包括那些被恐惧、羞耻和控制所束缚的人。
(若10:10,17)4、若1:14,18,“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的独生者的光荣。……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身为天主,他给我们讲述了。”
而对新约来说,耶稣是“死者中的首生者”(哥1:18);他的复活使他成为“诸多弟兄姐妹中的首生者”(罗8:29)。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没有身体而进入这一新时代是不可思议的。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成了这位首生者以独特的方式应验了他的命运。他以他的人性把全人类带到天主前,同时把人结合于天主,如此使天主成为一切中的一切。
去年的窃贼是出狱的更生者,经常打电话到教堂,故他认得。
他宣扬悯恤一切需要悯恤的,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主张被掳的得救,受压制的得自由,瞎眼的能看见,为救赎世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自死者中复活,审判生者死者,他是造世赎世赏善罚恶之大主宰。
同是上香,礼仪一样,但涵义不同,却不能解释为给生者亡者上香,等于把他们当成神。不当的解释,能引发的误会,有时难以弥补。由敬祖祭孔的误解,引起的所谓中国礼仪之争,误了福传数百年,实在可惜。
善生者乃善终,也是天主的圣意和特别的恩赐,晚年时终于满全了她心中恒久的愿望,加入“德兰会”成了一名修女,据说有两次圣母显现于她,并与她在祈祷中共诵玫瑰经(此事她的外甥女可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