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段)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一些领过洗的人缺乏对教会的归属感,这是因为他们或许感到某种架构及堂区与团体内不友好的氛围,或许不满处理问题的官僚作风,不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影响到我们百姓的生活。
教宗指出:在伯多禄继承人、也就是执行伯多禄职务的所在地罗马求学,能够帮助每位强化自己对教会的归属感,以及对教宗普世训导的忠诚,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学生一起生活在宗座大学院校中,这将有助于彼此的认识,
这些都是「归属感危机」的症状。正因如此,教宗希望「教会重新发现同道偕行传统的恩典,因为当教会对那在天主子民中间发言的圣神开放时,整个教会就能站起来、向前走,赞美天主,为天主国度的实现尽一份心力」。
他在这条路上找到归属感。家庭对他修道的支持虽然格朗让的家人是热心教友,但他们刚听到他要弃俗修道时,仍然感到讶异。这是意料之中的反应。然而,格朗让紧接着得到了挚爱的正面回应和支持。
那是个不遵守暴力和歧视法则的城市,以增进那能承认、包容、保护并拥抱每一个人的人类归属感形式,尤其要从最弱小者做起。
前者“在福音力量的推动下,以及对教会团体的归属感,他慷慨地投身社会,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并热忱地服务于穷人”;后者“……自然地将祈祷、体育、学习和爱德融入日常生活”。
有关堂区的福传工作一个有活力的堂区必须具备:1、教友有归属感;2、教友认为:主日弥撒是生活的重心;3、持续的培育工作;4、教友有使命感;5、教友应注意贫、病、弱、苦的人;6、领导者使教友发挥潜能;7、有合作的精神
另一个疾病是结党派,对小团体的归属感比归属教会和基督更强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疾病奴役团体成员,成为一种癌症。这些疾病为每位基督徒都有危险,个人和团体也都会被染上。
教宗指出:我的前任牧人们总是公开一致表明教会团体乐意接纳及鼓励他们,好让他们藉着祈祷、聆听天主圣言、经常参加教会礼仪、向子女传授基督信仰、行爱德及服事穷人、致力於正义与和平,更加活出并增进对基督和教会的归属感
教宗强调,雇主有责任去让雇员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而这种自由亦有利于业务,因为它能够加深员工对工作及其公司的归属感。教宗亦呼吁家庭保持喜乐和关爱,在家庭成员遇困境时予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