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教会的教父们无例外地异口同声认定天主经的第四项祈祷指的是对圣体的祈祷。在这一意义上,“天主经”就象征了在弥撒礼仪中的圣体餐桌(即“恩宠”)。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元月11日主受洗日在梵蒂冈西斯汀圣堂为33名婴孩举行圣洗圣事,强调「圣洗圣事使我们融入教会的身体,即旅途中的天主圣洁的子民」。
教宗省思道,教会蒙召以同样的方式成长,“跟随上主,持续谦逊地寻找祂”,以及“在世界前宣讲福音,使人心向天主的临在敞开”。教宗邀请信众将耶稣带到各地,特别是“贫困、衰败和排斥现象根深蒂固的地方”。
大家充分认识到,“对圣经的无知就是对天主的无知”。现在,新加坡教友有着许多圣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圣言会六月底公映粤语福传音乐舞台剧《爱.福传》,介绍该会圣福若瑟神父(JosephFreinademetz)在内地和香港福传的传奇经历,于青年年鼓励青年回应召叫。
,于是,与天主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看到那些教外人,最多只是在特殊日子时上几柱香或烧几张纸,却生活的自由自在,我更加觉得信仰是一种负担,无意义的包袱。
教宗说,事实上,正如圣经所言,天主是第一步之主,祂首先接近亚巴郎和梅瑟,甚至透过耶稣降生成人而迈出不可逆转的一步;耶稣赐予那些接纳祂的人始终能迈出第一步的自由,使他们永不迷失道路。
但我应在那一天,在那里与这句圣言会合。”教宗继续表示,天主每天都来,在我们的土壤中撒下种子。种子是否发芽,则取决于我们、我们的心和我们是否乐于接纳。圣奥斯定曾说:“上主来时,我感到畏惧。”
于是天主为自己选择了以色列民族,和它立约,逐步训导它,把自己和自己的计划显示在它的历史中,为自己而圣化它。这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并预示因天主圣言取人性,所要实现的更圆满的启示。将要在甚督身上完成的新约。
首先,这是天主的特征,天主的本质是爱,在爱中,天主因慈悲而创造、因慈悲而救赎;其次,这也是人的特征,因着动了怜悯的心的行动,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内心默然运作的天主(M.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