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我们堂区有闻名全国的七苦圣母山,也是亚松大圣女的第二故乡,这里现在还完整地保存着亚松大圣女的故居,每年都会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友到七苦圣山、亚松大故居朝圣。
特别是一位教外朋友的小诗留言,更让人感动而难忘:“千里迢迢不畏难,风尘仆仆瞻圣山;步步登高目光远,汗水洗涤世界观。心诚忘却路艰险,情真意切志更坚;安得人间春常暖,圣子为之受磨难。”
陈德范神父在讲话中,回顾了单枢机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福传不倦的神职生涯,再次重温了枢机逝世前亲撰的文章掏空自己,返老还童,登峰圣山,鼓励所有在场神职人员及教友,化悲痛为力量,步武枢机的芳踪,为光荣天主和广传福音而努力
流亡者在喜悦与安慰中回到熙雍,登上圣山来到天主的圣殿前,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再次向那拯救他们的上主献上赞歌与祈祷。这种回归耶路撒冷、重享上主美物的图像在文字上可以用涌动、流淌的动词来形容。
其实,读了多遍《圣名的力量》和《圣山沙漠之夜》,也还是没能很好的理解。但是每一次的重复诵念,又是在加深理解和体认。喜欢耶稣祷文,其次是喜欢耶稣祷文的祈祷绳。
夜暮低垂、寒风凛凛,灰暗的天空飘洒丝丝细雨,走在通往马岙圣山的小径上,泛黄的落叶纷纷拍打行人身上,偶尔几句鸟啼声也在低吟着伤感,山顶圣堂里传来的追思曲在回荡,擦肩而过的教友,眼神中流露着悲伤,一切依旧,
请听:女声独唱《我的心神欢跃于上主》(《激三》P138)2.朗诵:主耶稣升天后,又派遣圣神降临,建立圣教会,授予宗徒神权,圣教会是上主的圣山,是我们天主子民的家园。
虽然次记载已无从考证,但却确立了尼波山无比尊崇的圣山地位。
因此,熙雍也就成了圣山的名称。圣咏的作者更是将熙雍视为整个以色列民族及天上的耶路撒冷。当然今天,熙雍就是我们整个教会及天主子女的象征。
自从1858年2月11日圣母在露德圣山第一次显现给牧羊女伯尔纳德以来,露德便成为我们毕生向往的圣地。怎样才能使我们远在东方的中国教友,最方便地实现朝圣的愿望呢?我提出一条捷径———默观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