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我,以为神父的生活充满着超凡脱俗的神秘,交织着充实丰富的社交往来,因而做神父的梦想,时时闪现。
此次培训由本堂宗光远神父讲解圣经教理,张公显老师讲解祈祷与生活,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女会兴平团体负责人李小兰修女为同学们教唱了许多新的圣歌。
一、我只想为今天而生活,并不想一劳永逸地将一生的难题都加以解决。二、今天我要特别注意我的外表,我要穿简单的衣服,讲话不要粗声大气。我要以善良对待一切的人。除了我自己外,我不批评任何人。
我的曾祖,带着一家十几口逃生到“峒唝下方”(黄果树瀑布上方的犀牛潭悬崖上)居住,那时爷爷因生活所迫,只能到蒋其普一户汉族的胡姓人家当了上门女婿。这也是我后来知道父亲为什么姓胡,而我们却姓卢的原因。
孤儿寡母几个都算熬过来了,几个孩子也都成了家,就是生活比别人家差了一点点。
因为,一个基督徒的生活不再是面向自己,而是要面向天主。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面对天主表达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品格被圣化,个人品格的自我展现成为基督品格的展现,人性的流露也就随之成了“基督性”的流露。
在信仰中认识了新的尊严,蒙主召叫,珍爱所有。自此以后,生活度日只应合乎基督的福音(斐1:27)。通过教会所施行的圣事与祈祷,我们领受基督的圣宠和基督之神的恩赐,使我们有能力度基督徒的生活。
秋立走后,大家担心大姐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谁也没想到,大姐比以前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她筹资贷款,承包了一百多亩水稻田,转过年来,她又种植黄豆。就这样几年下来,他们家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有剩余。
宣讲团的成员们也被教友们的这种渴望求索的心情而深深感染,他们按照各自的分工认真备课施教,先后为教友们比较系统地讲授了天主教的教规教理、圣事礼仪、歌咏读经、信仰误区、传福使命、葡园建设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
甚至我们的信仰在社会世俗大潮的影响下慢慢变得模糊和肤浅。就某一层面而言,教会中的一些人士正在渐渐失去信仰,失去本有的信仰准则,这种现象在那些度奉献生活的团体中也已经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