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回国后,我在教区担任福传工作,首先培训教友们学足疗做福传,效果甚佳,顾客们不仅收获了健康,更感受到了基督徒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听了教友们对信仰的简单讲解,很多人对教会产生了兴趣,最后领洗加入教会
提起福传,大概是近两年在我们沧州教区“史庄”堂口才真正开始的事,说实话,几年前,只要一提到福传,我们都认为那是神父、修士、修女的专职,与一个平信徒无关,总认为只要多念经,勤望弥撒,做一个好教友就够了。
在江苏的徐州教区,老教友夏全信在耄耋之年还编写出“传福音讲稿”的事迹,被教友们传为佳话。夏全信大夫今年已经88岁了,他出身于教友世家,他家从他祖父起就开始奉教,至今已延续六代近150年。
近年来由于梵二精神的鼓舞,福传工作的多方互动,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中国天主教在当今形势下的鲜明特征。福传全民,全民福传。这更是我们神长和教友今后长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圣神的伴随下,一个个身影也走进了大众的眼帘:他们不辞辛苦,离家别女,奔波于福传的第一线。是的,他们就是———传道员。
那次,教会组织了一个福传学习班,在家人的劝说下,我很不情愿地参加了。不久,我便被团体中的热情与活力深深吸引,从中收获了天主的恩宠与圣善的友谊。
福传是我们每个基督徒的责任和使命,更是爱德的最高体现。尤其在这圣教公开能进行正常活动的大好时期,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更应该有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起传道员侯科彦,陕西周至教区的教友们无人不知,主教神父们对他更赞不决口,评价他“年青有为、做事果断、手脚麻利,是陕西天主教会福传事业的好工具。”
黄师傅在教一位慕道者打太极拳太极拳与福传,牛头不对马嘴。练拳是练拳,福传是福传,各行其是,两不相干。我喜欢练太极拳,虽然练的不好,打的不精,却好为人师,到今年为止,我已带出了二十几个徒弟。
“福传”一词早已印在了的我脑海里,记得2003年时,我就听到了太原教区古城营“五朵金花”的福传美名,我很羡慕她们;接着五府营福传队伍走村串户的福传事迹又传到我的耳里,我觉得她们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