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情感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发展为信仰的极端之一———“过分依赖型”。 许多人过分强调依赖,凡事都完全靠天主制定,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虔诚。殊不知凡事都是天主计划与人的配合而成。
从信仰的角度看,过年成了教友一个信仰的关口。愿借着短暂的篇幅,提出几点有关信友如何在信仰内善度‘年关’的问题。1.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感恩:我们感谢一年中天主所赐的所有恩宠。
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我们应在信仰中不断塑造自身的神圣品格,并坚持不懈地彰显出来。而这正是教会牧灵工作的核心。如果说信仰是我们生活的根,那么品格便是结出来的果实。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就会有怎样的生活表达。
我非常赞成2012年3月8日“信德”山西作者牧羊棍儿在《基督信仰在网络时代》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即:网络为媒体的交流只能作为基督信仰生活非常小的一部分存在。我想就福传者与慕道者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想法。
2008年,姐姐的一场怪病彻底改变了母亲的信仰。那是在无任何预兆下姐姐被医生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看着日渐憔悴的姐姐,母亲焦急万分,又是找人算卦又是找人看风水,可是毫无起色。
从回避信仰到福传,得蒙着主赐予的大恩,“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主的圣言彻底让我得到释放,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微博中说,我们通常说信仰带给我们幸福。心理学家发现,通过信仰所产生的情感联系:渺小个体与更高存在之间的联系,同一信仰的成员之间的联系,才是幸福的来源。同意吗?
每次,都是靠着信仰,相信耶稣一直与我同在,陪伴、鼓励、支持、接纳我,使我能够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内心的各种焦虑和恐惧。是这个信仰陪伴我走到今天!
让我作个敬畏的人,且因着敬畏你而不畏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