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平行的是融合的问题,即试图将福传行动与对其文化和历史认同的适当认识结合起来,并试图确保人们也可以以接近他们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信仰,按照自己的模式和符号来表达信仰。教会的事工有哪些?还将继续哪些事工?
在这两种情况中,其变化都以耶稣的显圣容为模式,也因着逾越奥迹的恩宠而进行。
主耶稣基督的生命是以天父为起始和归一,祂的使命也是以天主圣三内的生活为模式,将天父的光荣带给人。主耶稣是“天父的光荣”。每一位基督徒也蒙召叫而成为“主耶稣的光荣”。十字架的苦难,就是主耶稣爱人的光荣。
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天主存在和行动的“固定认知模式”。玛利亚也接受了“传统的天主观”,她在对“传统的天主观念”和“生活中行动的天主”对比中,日渐认出了天主在自己生命的存在和行动。
的确,在做门徒的经验中,我们经常面临一种危险,那就是陷入惯性、礼仪形式主义,以及不断重复却不更新、不回应当下挑战的牧灵模式。
2002年,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倡议和时任传信部部长塞佩枢机的帮助下,他在罗马传信修院创办了“若望保禄二世亚洲文化中心”,培育了很多来自中国和越南的神父。
(格后6:14)因此基督徒的婚姻是一定要在主内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恋爱观和恋爱的基础,必须是在同一的信主的信仰里,而并不是世俗所说的门当户对,以物质的条件,或是现在年青人所追求的浪漫标准或模式。
1939年7月21日,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呈报中央执行委员会,称:迭据各方报告,日本在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家,大肆进行种种不利于我之宣传活动……情形可虑[17](P39)。
学习之后,被派遣到越南,在越南重新建立耶稣会。在之前的历史上,曾有比利玛窦稍晚一些的法国耶稣会士罗德(1591-1660,AlexandredeRhodes,S.J.)神父在那里建立耶稣会(团体)。
费神父总结说:那个时候我们完全没有经验,只能是摸索着走,其实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次次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才总结出了现在的一些培训门徒传道员的模式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