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司铎蒙召谦卑地聆听天主的旨意,因为在举行忏悔礼仪时,他不是主人,而是施行者,是仆人。因此,在告解亭内,司铎应当怀着耶稣的态度面对我们的罪过,这态度不是威胁,而是慈祥地召唤,给予罪人信心。
世俗思想严重的人,总会以世俗的伦理道德衡量生活,常会将哀矜施舍视为愚傻,将忍耐退让看作软弱无能,认为智慧就是要在才能技巧钱财物质等方面超过他人,而信仰却要求我们谦卑、真诚、温良、守信,即使需要吃亏忍辱也会甘心情愿
诸如她的谦卑、温良,宽仁、慈善、服从、忍耐,爱人如己,无私奉献,协主救世,事事替别人着想,常常为罪人代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身体力行,反复实践的美好德行。这与纯粹为物质,为现世奔波操劳有着天壤之别。
在谈到光荣颂时,教宗说,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而在圣诞夜,天主的光荣则隐藏在白冷的马槽里,他的光荣是谦卑和爱的光荣,他的光荣是和平。哪里有天主,那里就有和平。
因为在圣堂祈祷者全部席地而坐,在平常,亦可以或躺或俯,许多人都全身俯地,一如去西藏的朝圣者般,非亲眼所见,不能体会那种感动,如此,圣神必在这些人内心发生作用,他们方能如此谦卑甘心。(连载三)
但这个“结局”的前提条件就是,现在就得像圣母那样生活,效法圣母的谦卑、服从、顺命、随时随地承行主旨:“主之婢女在这里,希望照你的话成就于我”(路13:38);像圣母那样爱耶稣,关注耶稣的神圣事业,偕同耶稣救世
在教会传统中,传教主保有两位:一位是远涉东洋客死异国的耶稣会士——圣方济各·沙勿略;另一位是永存爱心,效法圣婴,谦卑祈祷的加尔默罗圣衣会的修女——小德兰(值得一提的是圣衣会修女主要本分之一就是为司铎祈祷
欢喜一端的焦点就是让我们能够具有圣母那种主的婢女在这里,希望照你的话成就于我(路一38)的完全信赖和无条件承行主旨的谦卑服从精神;欢喜二端的中心则在于爱德的实践,应像圣母那样为近人服务,更重要的是把耶稣带给别人
此外,以谦卑和具体的爱并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忍耐在信德的道路上前行,这是与他人一起“行走”的旅程。福音记述的癞病人没有止步不前,他们在行走的时候便洁净了。
其所表现的慈悲、善良、仁爱、宽恕、怜悯、谦卑、诚朴等圣德洪恩,也确实是言难表、笔难述、没有词语可以形容的。这些都是我们毕生应当不断学习和仿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