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玛乌的两位门徒,由于那些日子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伤心地在路上走着,直等到「复活的那一位」与他们同行,他们的眼睛才睁开,看到新的景象(参路廿四13-31)。
祂好像太阳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引导着我们这尘世的旅人向天上的耶路撒冷奔发,去参如天上的礼仪。在那里,我们偕同天朝全体军旅、诸位圣人,向上主欢唱光荣之曲。(参阅礼仪宪章8)。
参与感恩祭礼时,救恩的普世性更彰明较著,人们因此更能明白到教会使命的迫切性,因为教会的方案“终究是以基督为中心,他应被人认识、爱慕和效法,在他内生活出圣三的生命,偕同他改变历史,直到在天上的耶路撒冷达致圆满
6、教会时代就是从圣神降临到聚集在耶路撒冷晚餐厅内的宗徒们和圣母玛利亚身上开始的。宗徒大事录上述宗徒们深信圣神成了看不见的引导者。因圣神的降临,他们感到信心倍增,精力充沛。
但我们常彼此勉励,互相提醒对方,现在每天都像厄玛乌的二位门徒一样,谈论的都是耶稣,跟耶稣一起往前走,走向耶路撒冷。
《宗徒大事录》第2章42节说:耶路撒冷最初的教友团体成员都专心听取宗徒们的训诲,时常团聚、分饼、祈祷。圣经这段记载叫我们体会出早期基督信徒如何共同分享他们的神益,互通有无,这就是相通功的意义。
5、教宗方济各会晤德奥斐洛三世宗主教为合一共同努力2017年10月23日,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会晤了耶路撒冷希腊东正教德奥斐洛三世(TheophilosIII)宗主教,表达了他对天主教会与东正教会走上完整合一之路的诚挚渴望与全然决心
2017年12月3日,我们去耶路撒冷朝圣途经太原。受太原任神父的委托,杨云仙院长到火车站接我们到她的伯达尼之家残婴院客宿。我们受到了任神父和杨院长像贵宾一样的热情招待,刚离开家的我们像又回到了家一样。
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返回耶路撒冷的道路(237)。青年牧灵必须永远是一项使徒的牧灵工作(240)。青年需要使自己的自由得到尊重,但他们也需要得到陪伴,这是一种从家庭就开始的成年人的陪伴(242)。
苦路第八处是耶稣遇见耶路撒冷的妇女。《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对她们说:「妳们不要哭我,但应哭妳们自己及妳们的子女。」(参阅:路廿三28)孩童由此省思「纠正弟兄虽然艰难,却很必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