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很流行的一个传说故事就是,“玫瑰经”是由圣母玛利亚教给圣道明的一种祈祷方式,为的是使异端阿比尔派教徒(Albigensians)和其他罪人归化。
(《若望福音》6章35,38—40节)“为义人死,是罕有的事;为善人或许有敢死的;但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天主怎样爱我们。
灵魂上有病的人,就是伦理上的“罪人”。承认自己身体上有病,已经不容易了,我们常常会隐藏自己的病情,也以溢美之词告诉得病的人,处境美好。承认自己灵魂上有病,就是圣善的开端。
另一方面,我们也被罪恶伤害而洗脑着认为自己是罪人,不配也不可能成为圣人。所以,单单从个人的认识和努力,人是不可能成为圣人的。
同时我们也要谦虚地承认自己的缺点,承认我们是罪人,但我们是被爱的罪人,天主爱我在先,所以我也应该接受别人的缺点,当今的时代有很多的批评,不包容、不信任等,基督徒的先知角色就是要缔造彼此间的信任。
在基督里有公义,也有怜悯,恨罪也爱罪人。杀死罪人不是目的,救人灵魂才是。
路加记载耶稣与匝凯的相遇,他向一个诡诈的税吏、一个公开的罪人说: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而匝凯则喜悦的款留耶稣(路19:15-16)。这就是与主相遇的喜乐,而天主的爱能够改变人的内在并带来救恩。
我们是罪人,但就在我们做罪人的时候,天主爱我们,派他的独生子降生为人来到世上,且为我们的罪用身体、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为我们在天主面前做了赎罪祭,使我们因着耶稣基督的救恩,灵魂得到新生。
因为这意味着圣体圣事是罪人的餐桌,而耶稣则坐在旁边。如此,圣体圣事便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所有的人都被邀请,没有任何限制。
香港十佳杰出青年义工周嘉勒:教宗方济各上任一年以来,他的言论令人刮目相看,给人一种突破的感觉,教宗先后在多个重要议题上均发表了忠于信仰传统而又满富牧民关怀的立场,并再次提醒我们教会是一个罪人的教会,应该以基督的爱去接纳和帮助一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