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前几年在教会的一份杂志上,看到了武安市一街白成弟老大娘的传教事迹,让人颇受感动:白成弟老大娘是通过一个开车司机教友的劝说,走进教堂的,之后她受洗入教,并且很虔诚。
如果一个穷人生活上一贫如洗,却满脑子损人利己的发财梦,这个穷人有神贫精神吗?没有。他缺少的是爱心,难于安分守己,甘贫乐道。 富人也会有神贫精神吗?会,有的而且很到位。
修女一生需不断扎根于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用整个生命去汲取十字架上流溢的智慧和灵气;在一切境遇中,勇敢活出十字架上基督牺牲与修和的精神,与弱小者同行,作证复活基督的喜讯,以达天地人共融合一的境界。
教宗方济各发表讲话,强调耶稣会是走出去的修会,传教的修会;耶稣会士要做唯独朝拜天主、爱弟兄并且服事他们的人;耶稣会士要做耶稣的同伴,与耶稣同心同德。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因而有一种强烈的精神需要———信仰。到底信什么呀?社会上各种宗派的传教人士很多,使的许多人无所适从。
从2001年就照顾卧床不起的范主教长达5年之久的张立根教友说:“老主教在床上还多次对看望他的教友说:”天主教光保教不行,必须传教,必须花大力气传教,不传教就不是一个好教友。”
他於1935年出生在俄克拉何马,1963年在那里晋铎,之後他前往危地马拉传教,将天主圣言带给讲楚图希尔(Tzutuhil)语的印第安人。
教宗这样说:“我知道你们中许多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中从事传教使命,我感谢他们的服务,他们为了他们社团的精神成长,经常做出英勇的行动。”教宗在与刚果主教们的谈话中也谈到辨别神父圣召和修生培育的课题。
1940年到威县赵庄入圣神安慰会,经预试六个月后,入初学,1947年由于战争的原因,圣神安慰会被迫解散,张姆姆遂赴河南、江苏、湖北、香港等地传教。1951年回邯,边行医边传教。1958年首发圣愿。
1944年晋铎,前往余姚传教。1951年调到宁波江北天主堂。1958年进甬江酒厂劳动。1970年平反。1981年回宁波江北天主堂。2000年5月14日晋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