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讲我的故事。我出生在一个教友众多、教风纯正的大会口,自幼受到良好的宗教熏陶,少年时代曾有志修道,后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
8月26日下午2点,北堂青年唱经班的5位小天使用美妙的歌声带领大家进入祈祷,向天主赞颂,求主帮助大家打开心门,接受来自天主的祝福与智慧,更好地服务慕道者。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信经中耶稣还要光荣地降来,审判生者死者这句经文为默想主题,为使人更容易了解,他引用玛窦福音中的3个比喻来解释说明。第一个是十童女的比喻,这个比喻告诉我们醒悟期待基督再次来临的意义。
每年自费买下瞻礼单分发给各家教友,还购买了许多教会书籍,组织教友学经,学唱圣歌。他常说:“为主工作,找回迷失的亡羊,是每个教友应尽的职责。”
躺在床上的老人马上说道:“她倒是经常来的!天天帮我生炉子,煎中药,还给我擦澡,拆洗被子、蚊帐,她真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啊!”我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妇人是“五保户”,虽说有点生活补助,但缺乏专人照料。
生长在教外家庭的我,幼时因病危而蒙受洗礼;九岁时又因居家拥挤搬进一基督徒住的四合院中,隔壁还住着四位修女,在她们的熏陶下开始了我的信仰生活:早晨,与她们同默想共扫地;晚上,带着她们讲的圣经故事进入梦乡。
我们堂口连续五年举办要理培训班,我把学习的收获讲给他听,但他却当做耳边风。
看到这里,猛然想起我的舅父——王友神父,听人讲他对自己也是这样吝啬,他穿着非常朴素,一生没有穿过皮鞋,没有在街道上、饭店里吃过一顿饭,出远门都是自带干粮。
事情的原委还得从本堂区的弥撒感恩圣祭中的圣道礼讲道说起,可谓是神父在祭台上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地讲,而我们在下面却心不在焉云游四海,神父的绞尽脑汁,口干舌燥好似我们健壮的体魄早已吸收了过多的氨基酸、蛋白质油腻住了胃口
经上记载,把他拉出城外,用石头砸死了。这一灾难性的场面,在以后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直至今日,仍然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背景和方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