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之所以是我们做圣人的标准,不单单因为他是天主子,也是由于他降生成人后,过着和我们一样的生活,但耶稣却在他的生命内完全展现了他的神性,展现了天主父的光荣。
在圣达米盎的十字架苦像下祈祷默想片刻后,教宗便来到亚细西城的中心地带,圣方济各圣殿。他在圣殿内穿上祭衣,由一群共祭神父陪伴,徐徐走出圣殿,进入设在圣殿下方广场的祭台,主持主日上午十点钟的弥撒圣祭。
其特点为:相似基督在马槽(谦卑自下、甘于清贫);相似基督的使命(路:4:18-19向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相似基督的品质(同情、怜悯、治愈人等);相似基督的十字架
它意味着明白救恩不是为光荣而攀升,却是为了去爱而俯首躬身。它意味着把自己变小。在这段旅途中,为了不迷路,我们要伫立在耶稣的十字架前:那是天主无声的讲台。
当晚在斗兽场背十字架的代表们来自四面八方,广及各个年龄层,包括一名工人、一名企业主、两名街头游民,几个老人、小孩、病人和囚犯;他们专注于布雷甘蒂尼总主教的苦路默想所呈现的悲苦情境。
幕布拉开,他出现了,穿得朴素极了,胸前还挂着几个月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戴的银色十字架,真的太亲切了。一位在场教徒激动地说。在15分钟的即兴布道之后,罗马教宗兴致勃勃地和身边的年轻人玩起了自拍。
我们每个人受邀进入这事件,像玛利亚、妇女们和百夫长那样,先站在耶稣的十字架前,聆听耶稣的呼喊和祂最后的呼吸,以及那延伸到圣周六整天的静默。
真福十字架耶稣的玛利亚(BeataMariadiGesùCrocifisso),加尔默罗赤足隐修会修女;1846年1月5日生于加里肋亚,1878年8月26日在白冷城去世。
这幅画从移民与难民悲剧和教宗方济各2013年探访兰佩杜萨移民与难民之旅获得啓发,呈现一个由层层迭起的驳船残骸组成的巨大十字架,一个移民正在十字架前祈祷。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大家受益很多,明白了十字架不只是为我们带来痛苦,给我们带来的是希望是救恩;十字架使我们的存在更有价值;不经历痛苦、磨难,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喜乐,让我们的服务因着主耶稣,成为别人的祝福,向世界活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