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从不破门而入:祂也会徵求许可。《默示录》写道:我立在门口敲门,谁若听见我的声音而给我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三20)。让我们想像一下,主耶稣在敲我们的心门!
日前召开的圣言会澳大利亚省会全体大会上,全体与会传教士一致决定不断深化目前的牧职、集中精力开辟新的牧灵福传领域,如支持难民和申请政治避难的人。
耶肋米亚先知提到圣殿被敌人破坏,其中被劫掠的物品包括两根柱子,描写长度时用了肘和指来说明:每根高十八肘;周围是十二肘,有四指厚,中空。(耶52:21)肘是测量长度的主要大单元。
这一奥迹将无限天主之爱具象于基督的人性面容中——纳匝肋的耶稣会为朋友拉匝禄哭泣,在橄榄园经历剧痛,被钉十字架时仍深爱着背叛祂的人。圣心敬礼的本质是“注视祂的行为”。
他曾经用月光一般纯洁的目光去看马利亚玛达肋纳———那个被人称之为堕落并被7个魔鬼纠缠的女人。她被人们所诅咒。然而就是在他的目光里,她发现所有说爱她的男人中,唯有他是为了她而爱她。
在此之前,耶稣都在纳匝肋度平常的生活。后来,在公开生活中,耶稣才开始建立他那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新王国,最后他以自己的死亡和复活完美地实践了他的国度。
诵念三钟经前,教宗邀请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把目光转向纳匝肋圣家。他说,耶稣的圣家是每位信徒的真正的福音学校。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在纳匝肋会堂讲道(路四16-30)。耶稣来到会堂时,所有人都想亲眼看看耶稣行祂在其他地方所行的一切。但是,天主子只给他们讲论天主的圣言,这是祂的习惯,祂也以天主圣言战胜了魔鬼的诱惑。
文章接着介绍,在随后的专栏中,将在《父亲的心肠》牧函的引领下试著让纳匝肋的若瑟与当代的父亲们“进行对话”。每一期都将再次刊登牧函其中一章的整篇内容,或广泛篇幅的选录。
耶稣自由地面对财富:因为他离开他的村庄纳匝肋,为拥抱一种贫穷而完全没有安全感的生活(参阅谷6:25-34),他白白医治病人,凡来求他帮助的人,他从没有要求人回报(参阅玛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