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世上的幸福都十分重视,而对永福却不太重视,似乎有点轻重倒置,其原因无非是有形无形的问题,眼前的幸福有形可见,而永远的幸福肉眼看不见,实质上还是个信德的问题。哪头轻,哪头重?教友们不可小视。
过了一些时候,上帝又来查看人间的生活情形,看看他们现在是否幸福了。可是他发现,人们生活得比以前更糟了。他们在一起劳动是出于不得已,而且也不是大家全在一起,而是一伙一伙的。
请大家祈祷:主耶稣基督,旧约预言的默西亚,诞生白冷,蒙圣神傅油,赐以王位;以十字架的牺牲,解救人类摆脱邪恶权势,建立真理与生命的神国,正义、仁爱与和平的神国──祢的圣教会,使世人都在祢的国内享有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人生在世都为追求幸福,渴望获得幸福,但是幸福到底在哪里?第一,“人是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首先,是因为人与万物有根本的区别。所有的动植物都会死亡,而且死后就永远消失。
家是幸福的摇篮,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从这里享受呵护,健康成长;家是人生的避风港湾,在我们饱受风霜雪雨的洗礼时,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安全。
这本书于1972年首次出版,他当时在结语中评论婚姻的不可拆散性和离婚再婚者领圣体的可能性。
教宗说:有关人从生至死的尊严问题,有关家庭、婚姻和性的问题,极具现实意义。这些问题不能只是因为不愿危及到迄今为止在大公进程中获得的共识就被‘省略或忽视’。
婚礼上,新人们在神父面前接受了询问和祝福,并举手郑重宣读了婚姻盟约誓言,他们因主之名互相向对方许诺,在主内,两人真正地成为一体,随后交换了戒指。
在二零一一和一二年,巴国议会通过法例以制止妇女受虐,如泼酸毁容、强迫婚姻,以及阻止家族继承。 但普遍的家庭暴力仍被容忍,并被视为家庭私事而非罪行。
教宗去年11月29日这段非常笼统的讲话,显然是在谈教会的培育使命,然而一些意大利媒体却把它和近来兴起的认可民事婚姻和同性结合者的问题联系起来。 这明显是牵强附会,在某些情况下有企图利用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