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我们所看到的,耶稣必须通过这些试探而受苦,以至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他如何借着十字架开辟了救赎我们的道路。
实际上,这种态度表现了他的传教工作是在数千年高贵的中华文明与基督信仰新事物之间寻求和谐的这一特征,由于福音是传给任何文化及宗教背景的人们获得救赎的普世讯息,基督信仰新事物便是每个社会内部获得解放和真正更新的酵母
再由圣经的启示看:当耶稣基督的救赎工程刚刚完成后,“许多长眠的圣者身体便复活了,在耶稣复活后,他们由坟墓出来,进入圣城,发显给许多人”(玛27:52-53)。
天主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他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他是原始是终末,是造生救赎我们的主。让我们一起祈祷,求主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有了主还要什么……
祈愿基督复活的救赎大能充满所有的人类,以致日益增长扩散的“死亡的文化”所带来的种种悲剧得以解决,以能建造一个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被尊重和接纳的爱和真理的未来。”
没有谁会愿意救赎这样的罪人!”撒殚嘲笑道。 “开个价吧。”耶稣仍旧平静地重复道。撒殚的脸上露出阴森森的冷笑:“他们的赎价就是你的鲜血、眼泪和你的全部生命,怎么样?”“成交吧。”耶稣无惧地回答。
就像当日魔鬼诱惑耶稣时也接二连三地“引经据典”运用圣言,但其目的却是为了干扰、阻止、破坏耶稣的救赎工程。
教宗就这一课题指出:司铎经由圣事和圣言分施基督宝血的救赎力量。
首要的回应即为信德,那是「以猛力夺取天国」的信德(参阅:玛十一12),诚如圣保禄宗徒所言:「由于天主,基督成了我们的智慧、正义、圣化者和救赎者,正如经上所记载的:『凡要夸耀的,应因主而夸耀。』」
受造界是天主赐予全人类的恩典,天主为救赎世界的救恩计划乃是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受造界中实现的”。“因此,我们特别执著于这样的观念,即破坏大自然首先涉及的是灵性问题,是一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