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着“每天喝酒两顿,七两八两不醉,打麻将一宿两宿不累”的生活,现在,我知道了一个人如果不悔改,就必然走向丧亡的道理,我效法圣人的表样,斋戒苦身,克制私欲,先后戒了烟,戒了赌,戒了酗酒。
在我失落时,它像一盏明灯,引我向前。那是二十多年前,尚在读高中的我由于心气高,一心想考大学,而学习成绩又不好,导致精神失常住进了医院。第一个出现在我病床前的就是接近八十岁高龄的叔爷爷。
他们在行李箱中放了修会会服和耶稣苦像,因而被杀害。此外,罗克·多明戈(RoqueCatalánDomingo)修士也遭到同样的下场。
我儿,对死者,你应流泪痛哭,有如受重苦的人开始痛哭;又要按死者的身份,安葬他的遗体,不可轻忽对他的丧仪。
女人要延续生命:十月怀胎之苦,分娩之苦,养育之苦,培育之苦,为什么要说苦呢,不也是乐在其中嘛!师者授业解惑:像爱自己儿女一样去关爱学生,去教育学生,把超乎“望子女成龙凤”的劲头拿出来,何愁桃李满天下?
“所以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4)据《在沙漠上的生物》一书记载: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
不容我多想,神父和会长请我们到祭台上领纪念品,我代表爸爸妈妈上台领奖,神父将苦像、圣牌、挂历交到我手里。怀里抱着这么多东西,站在祭台上,面对着大家,我真是幸福极了。
显然这裁缝师傅择偶的标准与他的手艺是匹配的,会吃苦,意味着用智慧去驾驭苦,其结果是转苦为乐;相反,能吃苦的则可能不具智慧,很难从苦中提炼出甘甜。
神修大师圣十字若望在《登上加默罗山》一书的开始,亲手绘制了一幅图画,描出到达山巅—耶稣—的途径。在图画的下面有四首诗,第一首就开宗明义,说明“空”在神修中的地位。
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生活——耶稣的生活——是在山洞的马槽中开始,且在十字架上终结,我们的生活该当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