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头来那些堕落的人才突然觉得爱慕虚荣、追名逐利原来是那么可怜、可恨、可笑、可耻,因为醒悟的灵魂开始了哭泣,为了那一点虚无缥缈的东西,拼得头破血流,直到耗尽生命确实太不值了,一生不择手段所掠夺的一切最终将一无所有
在耶稣时代,有一位称作“洗者”的若翰,也谈论天主来临,建立“王权”或“国度”(参阅玛3:2-3)。他和整个民族一道期待天主为王的沧桑巨变。
教宗敦促,我们不要构建一个与天主子民分离的司铎培育形式,而要让司铎和平信徒、男人与女人、独身者与已婚人士、年长者与青年参与其中,“不要忘记我们能从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身上学到很多”。
四旬期是热心祈祷、斋戒与关怀处境艰困者的时期。它给所有基督徒提供一个机会,认真地、深入地认识他们的生命,注意聆听那启迪信徒每日生命旅程的天主圣言,藉此为复活节做准备。
(玛5:48)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仿效天主的美善、宽仁、慈悲、博爱、创造性、兼顾性、圆满性、永恒性,不断仿效基督的良善心谦,富于仁爱宽恕,勇敢牺牲自我,慷慨服务人群,千方百计地设法拯救贫穷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是建基於承认「我们这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也都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期望、愁苦和焦虑」[1],教会建议要就我们这世界的难题与全世界人类大家庭交谈
一段时间后义工减少了,留下的是那些最有决心和最懂得“无偿”奉献的人,这也是因为在最初几年他们接触到人的死亡,那时“人命丧亡的事”非常频繁,一年当中会有十人。我们轮流照顾他们,直到最后的时刻。
但还有一个伟大的见证贯穿信仰的历史:那就是修女和修道士们,这些姐妹兄弟们弃绝自己也弃绝世界,以贫穷、贞洁、和服从的途径效法耶稣,并为所有人的益处代祷。
教宗表示,抵拒傲慢心态、不平等及社会分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教育领域投资,培养青年的判断思考能力,陪伴他们经历一段使价值观趋於成熟的旅程。
取名"爱德医药"的医疗保健机构,设在首都最贫穷的维多利亚区。这属于教会从去年展开的关注人们健康计划的一部分,目的为帮助社会上最弱小的一群。